(求收藏,求推薦票!感謝書友半生狂想的推薦票紅包,感謝書友布拉1的打賞!愛你們~)
精通明史的謝慎一下便反應過來,楊廷和曾與王華一起奉旨參修《憲宗實錄》,后來改任左春方左中允侍奉皇太子朱厚照。這么說來,楊廷和和王華應該是私交甚好了。
“正是楊廷和楊大人,慎賢弟你真是博聞強識啊。人家都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今天我才算明白?!?br/> 這下王守文更是對謝慎佩服的五體投地,心中兀自感慨,若是他有謝慎的才識,說不準真能做到子承父業(yè),混個進士當當。
“你有這時文選編,自然應該多看看。杜子美不是說過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br/> 王守文有些羞愧的撓了撓頭道:“我不就是靜不下心嘛。好了我這便溫書。慎賢弟,你要不要一起看看?”
謝慎連忙搖頭道:“讀書講究靜默二字,你還是自己看吧?!?br/> 說完,他便背負雙手走出屋去。
接下來的幾日謝慎都把自己鎖在屋里讀書,除了見過一次譚暉派來送錢的伙計,他再沒與什么生人會過面。
待到院試那天清晨,謝慎一早起來只覺得神清氣爽,大有武學修為者破關的那種快感。
有時讀書讀就是一種狀態(tài),倒不見得要讀出什么大道理來。
提著小蘿莉早已準備好的竹籃,謝慎與王守文、謝丕一道出了陸府,朝府學而去。
院試是小三關考試中最正式的一場,也是考三場。
因為是提學官陳方垠親自主持考試的緣故,謝慎明顯感覺到各項布置較之前的府試都有所提升。雖然劉巡撫已經(jīng)是主一省政務的大員,但與徐閣老比起來自然要差了數(shù)個等級。
陳提學是徐閣老的門生,自然代表的是徐閣老。只要姚知府討好了陳提學,就等于搭上了徐閣老的線。只要徐閣老在陛下面前美言幾句,姚知府升遷的事情自然就成了。
這在姚知府看來自然不算什么,人要兩條腿走路,若是在劉巡撫這一顆樹上吊死,最后的結果不見得讓人滿意。
對此謝慎自然是樂意的,考試環(huán)境提升,對于考出好成績當然還是有幫助的。
照例在府學門前經(jīng)由衙門公人搜身,再一個個放進考場。謝慎踏過青石板路,從一名小吏手中接過號牌,輕車熟路的來到自己的號舍。
老實說,來到大明朝一年多,謝慎已經(jīng)習慣了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整日讀讀圣賢書,與好友吟詩作賦,好不快哉。最關鍵的是他體會到了科舉考試中碾壓的快感。在后世他雖然也算是個名牌大學的優(yōu)等研究生,但可是從沒有拿過第一的。而自打來到大明朝后,他縣試、府試都是案首,眼看就要連奪小三元,自然是小小得意的。
翠湖詩會中,大宗師已經(jīng)記下了他的名字,這院試案首怕也是囊中之物了吧。
謝慎如是想著,竟然沒有注意到發(fā)卷的公人已經(jīng)走到了號舍前。
“你的試卷!”
謝慎愣了片刻,連忙沖公人拱手,賠笑著結過試卷。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他沒道理跟一個小小公人置氣,等到取得了秀才功名,這些人還不定怎么巴結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