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票!)
那吳有甫聽謝慎自稱學生,心道應該是個生員??煽h學中的學生他都有印象,可從沒有見過這個謝慎啊。
其實也不怪吳有甫,謝慎不過是個連縣試都沒參加的童生,是個徹頭徹尾的半吊子書生。他之所以用學生自稱是為了拉近與吳有甫的關(guān)系。
要知道吳有甫在余姚縣便是天,跟他拉近關(guān)系很多事情就好辦了。大明官場的各級官吏很多都是師徒關(guān)系,當然這個師徒關(guān)系指的并不是授業(yè)解惑那種師徒,而是廣義上的師徒。
便拿縣試、府試來說,考官就是縣令、知府本人,凡是考中的考生都可以稱呼縣令、知府為老師。當然那些還沒參加縣試、府試的童生,就像謝慎只要臉皮夠厚也是可以喊出老師二字的。
果不其然,吳有甫聽謝慎自稱學生,心態(tài)稍稍好了一些。
從謝慎的著裝吳有甫也看得出來他并非是出自余姚豪族四門謝氏,而應該是個寒門子弟。
不過余姚百姓淳樸好學,農(nóng)戶出身考中進士的也不在少數(shù)。既然都是余姚學生,吳有甫便盡量做到一視同仁。
他抬了抬手道:“賢生在何處進學?”
謝慎聽及此知道自己剛剛的計謀起了作用,心中直是大喜。
“學生在白鹿書院進學,師從劉老夫子?!?br/> 謝慎拱了拱手,沉聲說道。
吳有甫稱謝慎為賢生,已經(jīng)很給他面子了。
事實上,只有成為了秀才有了功名的人才能被縣令稱為賢生。不過這種東西沒有個定式,縣尊心情好要稱呼一個童生為賢生,那些衙役也不能攔著不是。
吳有甫聽聞謝慎師從劉老夫子只是輕輕哦了一聲,謝慎心中暗叫晦氣,看來這個劉老夫子沒有什么才名,不然縣尊為何表現(xiàn)的如此平靜?
“既然是學子,便站著回話吧?!?br/> “學生多謝縣尊?!?br/> 謝慎沖吳有甫拱手致謝,也不忘瞥了一眼雙膝跪地的孫貴。
“賢生說說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br/> 謝慎略作思忖便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向吳縣令說了一遍,當然把拳打?qū)O貴的部分刪去了。
事情經(jīng)由謝慎這么一說,便似乎變了味道,孫貴一行成了徹頭徹腦的惡奴。
吳有甫皺著眉頭道:“賢生是說,他們仗勢欺人,逼你們搬出宅子來?”
盡管謝慎有添油加醋的成分,但不得不說孫貴他們確實做得有些過火。加之謝慎一上來便以讀書人自居,讓吳縣令潛意識的把謝慎劃為自己人。
一旦有了心理暗示,吳縣令斷起案子來自然便有了傾向。
這其實是謝慎早就計劃好的,作為自學過心理學的四好青年,謝慎對于設(shè)套收套比誰都清楚。可吳縣令又沒學過心理學,故而落入謝慎設(shè)下的圈套就不難理解了。
“正是!學生家中不過租了他們的宅子,又不是他們孫府的仆人,他們憑什么對學生呼來喝去。學生倒無所謂,可是若是侮了圣人之名,可該如何是好。”
這孫貴越聽越覺得不對勁,只是他又說不出是哪里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