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一天,一大早,包平又到順風速遞鋪來見李桑柔,還是在上次的小茶坊里。
包平提起茶壺,先給李桑柔斟了茶,再坐下笑道:“大當家的上次那些話,從這里回去,我就和商號主事兒的幾位說了。
我是個愚鈍性子,被他們狠說了一頓。
說我這些年,只顧做生意跑買賣,都跑傻了。
大當家的說的那些,哪還要想?
慶安老號這招牌,是在建樂城掛起來的,從掛起招牌那天起,這幾十年,鋪子在建樂城,生意在咱們齊地,哪還有別的什么和什么?”
包平雙手撫在膝上,且說且笑,十分謙卑。
李桑柔凝神聽著,笑容可掬。
“都是不用想的事兒,慶安老號生在建樂城,長在建樂城,從前現(xiàn)在,還有以后,只能是咱們齊地的子民!卑浇又馈
李桑柔笑著點頭。
“包掌柜要是想好了,這做生意的事兒,包掌柜是真正的行家,該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不是像從前的四海通達那樣,非要對同行趕盡殺絕,別的,包掌柜只管放手去做!崩钌H嵝Φ。
“是!卑矫黠@長松了口氣,“大當家的點了頭,那我就放心了。
還有幾件小事,想跟大當家的討個示下。
一是這速遞行當,是大當家的一手開創(chuàng)出來的。大當家的立的那些速遞行當?shù)囊?guī)矩,在下想跟著大當家的習學一二。
大當家的……”
“行!你想學什么,找大常就行!辈坏劝秸f完,李桑柔就爽快之極的答應了。
“多謝大當家的!卑秸嬲媪丝跉,面露喜色,“在下想挑幾個妥當人,到順風鋪子里,跟著諸位師父學一學,大當家的看?”
李桑柔干脆點頭。
“這是最大的事兒,大當家的點了頭,別的,就都是小事兒了。
第二件,就是線路,在下和慶安商號幾位主事兒商量過,想先走往太原的線路,大當家的看合不合適?”
“極好,我也覺得你們先走太原府這條線最妥當,這條線你們最熟悉,事半功倍!崩钌H嵝σ饕鞯馈
真是聰明人兒,選往北的線路,盡最大可能的避開了未來的齊梁之戰(zhàn)。
可這戰(zhàn)事,是只要往北就能避得開的?
“第三件,不知道新聞朝報和花邊晚報,大當家的是不是能放出來,容小號代賣一二?”包平這次是真正的放下了心,語調也輕快起來。
“當然。朝報和晚報的事兒,你去找董叔安和林建木,該怎么談就怎么談。”李桑柔笑道。
包平聽李桑柔對董叔安和林建木直呼其名,心里微微一跳。
看來,新聞朝報和花邊晚報的巨大變化,是因為這兩家小報被這位桑大當家收歸麾下,這個傳說,應該是真的。
……………………
送走包平,李桑柔坐到鋪子后面,她那塊菜地旁,正翻著她那個小本本,掂量著她中午去吃哪家,螞蚱帶著如意從外面進來。
如意看到李桑柔,沒說話先笑的抿不住,趕緊欠身見禮,“李姑娘。”
李桑柔合上小本本,看著如意。
“我們世子爺讓小的過來問姑娘晚上可得空兒,若是姑娘晚上得空,我們世子爺想請姑娘一起吃飯!
“有空,去哪兒?”李桑柔愉快的應了一聲,將小本本放到一邊。
她正要找他說幾件事,比如剛剛的慶安老號包平的事兒。
“世子爺吩咐,讓小的問問姑娘,想去哪兒,姑娘吩咐了,讓小的不用再回去跟他稟報,直接走一趟先訂下!比缫馇飞硇Φ。
“那就,蠻王家吧!崩钌H岵豢蜌獾男Φ。
潘定邦說,蠻王家的春季時令菜,特別是春餅,京城一絕,這會兒正應季,極其難訂。
“是!比缫馑嗟那飞響,垂手退了兩步,和螞蚱點頭以示告辭,轉身直奔蠻王家。
……………………
太陽西斜,李桑柔出了鋪子,一路東看西看,去舊曹門街上的蠻王家。
李桑柔在蠻王家門口看到熟悉的小廝,跟著從側門進了蠻王家后面雅間。
顧晞也是剛剛到,正用濕帕子擦著手,聽到動靜,回頭看到李桑柔,由正視而斜瞥。
自從晚報上放出那篇文家功夫秘聞,這是李桑柔頭一回見顧晞。
李桑柔抿著笑,沖顧晞拱手見禮。
“你把潘七哄的,但凡他知道的,你都知道了吧?”看著李桑柔嘴角那些抿不住的笑意,顧晞氣兒不打一處來。
“你不該去打他。又沒說是你,也沒人知道是你。
原本,第二天就準備放幾個文家少年將軍出來,讓大家猜一猜的,你沖到工部一頓打……”
李桑柔攤著手,忍不住笑。
“還是我的錯了?”顧晞悶哼了一聲。
他大哥笑的聲音都變了,指著他,說只怕李姑娘就等著你這一沖一打,你還真沖過去打上去了!
“你昨天跳進瑤華宮,被人家當賊拿了?”顧晞轉了話題。
“昨天的事兒,這么快就傳到你耳朵里了?”李桑柔坐下,端起杯子喝茶。
“早上潘定山過來見我,說了幾句閑話。”顧晞也端起杯子喝茶。
李桑柔只笑沒接話。
“你跟我不用這么謹慎,想問什么只管問,想說什么只管說,不該說的,我不會告訴你。”顧晞看著李桑柔,還是有幾分沒好氣。
“真沒什么。
對了,建樂城有家慶安老號,做茶磚生意的,你聽說過沒有?”李桑柔轉了話題。
“想做郵驛生意的兩家之一,怎么啦?”顧晞看向李桑柔。
“有個叫包平的,大約是慶安老號的東家之一,前天找到我,說要讓我許可,讓他們做郵驛生意。
慶安老號的來歷,你查過沒有?”
“嗯,報到兵部要做郵驛的,算上順風,一共三家。
郵驛畢竟是軍務,你這里是知根知底的,另兩家,當然要好好查一查。
慶安老號的東主、管事、伙計,幾乎都是休寧人。
他們將他們歙州老家的便宜茶磚運往北邊,換馬換毛皮生鐵,很會做生意,這幾年生意越做越好。
上午我問過潘定山,潘定山知道這個慶安老號,連潘定山都知道,他們這生意做的不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