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氏壓根就沒把兒媳婦當是一家人。
罵都是算小事了,上手打?qū)O女都有,就別提兒媳婦了,打罵的是更嚴重。
即便是她喜歡的老三元大錢的媳婦兒也不能得到她多少好臉子。
溫氏是有元大碩在護著,而劉氏碰上元老實這么個媽寶,沒有人護著,自然是被欺負的最狠的了。
也許也是因為元大碩護著溫氏,這才讓葛氏心存不悅也有可能。
但礙于二房掙的銀錢不少,做娘的也知道林大碩是塊硬骨頭,所以葛氏才稍微克制住,沒有再對二房一家動手,但是罵是少不得的。
話題扯遠了。
只說現(xiàn)下的堂屋里。
劉氏被葛氏這么一通訓斥臉上不大好看,似怒似被臊得慌。
不敢動彈,更不敢反駁一句,只是和往常一樣低眉順眼。
聽著葛氏越罵越不堪的字眼。
而此時上位的元田地也沒有說話,只是由著葛氏發(fā)脾氣,看模樣很是習以為常。
溫氏見狀也是不敢出聲,只默默接過劉氏的活計,布碗筷。
不跟劉氏的邋遢一樣,溫氏性子溫厚賢惠,也愛干凈,再忙都不會忘記打理衛(wèi)生,不管是自個還是房里邊的孩子們。
要真說起來,倆妯娌需要干的活都不少,劉氏倆母女雖然要挑肥澆菜,去河邊洗衣裳,但溫氏倆母女同樣需要喂牲畜,做早飯。
所以有沒有空,個人衛(wèi)生這種事情真的得看個人。
至少爹娘愛干凈,孩子們也差不了。
不像大房臟兮兮的衣裳,他們二房的四個孩子衣裳雖然破舊,但平常都是盡量(畫重點!是盡量?。┍3指蓛粽R的。
葛氏將劉氏狠狠地罵了一通,就趕著劉氏去伺候她的兩個心肝寶了。
人家可矜貴,飯都是得擺在房間里邊吃的呢。
元滿心里暗暗翻了個白眼。
隨著劉氏偷偷抹了把眼淚,低頭快步離開,飯桌上的各人都是習慣如此的樣子,只埋頭不敢多說,怕再惹得葛氏發(fā)作。
劉氏一走,這邊就準備開飯了,
農(nóng)家飯菜一般是很少見葷腥的,蔬菜是主要的菜色,主食則是雜糧餅子,像大米白面這類的東西吃到飽是不可能的。
這邊的雜糧餅子是用一些粗糧磨粉摻和著做出來的,口感一般,但比較耐餓。
卻也難以下咽,所以通常會配上一鍋稀粥。
元滿正想著,她娘溫氏就已經(jīng)給每人打好一碗粥水。
元田地和葛氏依舊老神在在地等吃。
葛氏并不像從前元滿聽孤兒院里的老人家說的從前農(nóng)家的老太太,要將分糧食的掌勺權(quán)牢牢握在手里。
只因不需要說,溫氏一早就被葛氏調(diào)教而養(yǎng)成習慣了。
粥盆里邊最底下那層稠稠的肯定是撈起來供奉給元田地跟葛氏兩尊大佛的。
往常若是漢子們在家,他們要負擔起地里的活計,所以略微稠些的也是給了漢子們。
而小孩子們還需要長身子,也分到一些米粒。
至于兒媳婦們,呵,照葛氏的原話意思就是甭想了,給兩口粥水就已經(jīng)不錯了,別再心里那么貪,什么都想要。
除此之外,此時飯桌上就只有兩大盤水煮青菜,上邊浮著零星的油星,外加兩碟腌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