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香帥老哥提點,我一定小心從事?!壁w守宏拱了拱手真心的感謝張孝達。張孝達揮揮手道:“你我之間不用這么客氣,看戲啊看戲,這次王爺請來的可是名角譚鑫培?!?br/> “譚鑫培?”趙守宏心中一動,似乎是抓住了什么想法,卻又有些不確定。皺眉思索間,戲已經(jīng)開臺了,趙守宏看著戲臺上譚鑫培一板一眼的唱念做打,每一招每一式都頗見功夫。由于后世的華蘭國強大之后,大力弘揚傳統(tǒng)文化,后世的戲曲也頗為興盛,所以趙守宏也看得有滋有味,絲毫沒有厭煩的感覺。
這一出戲是譚鑫培非常拿手的《捉放曹》,演員們演的精彩,戲臺下也不時的發(fā)出喝彩聲,顯然在這個時代,戲曲比后世更加深入人心。趙守宏的腦海中靈光乍現(xiàn),他終于知道自己想要抓住的是什么想法了。
弘揚國粹,將華蘭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傳播到整個世界上,在潛移默化之中,讓全世界都對華蘭人產(chǎn)生好感。而如今宣傳的最佳手法莫過于電影了,當(dāng)然在這個時代還只是無聲電影。
無聲電影又被稱為默片,它是指沒有任何配音、配樂或與畫面協(xié)調(diào)聲音的電影。默片技術(shù)發(fā)明于1860年左右,但在1880至1900年期間,當(dāng)單卷電影的制作已經(jīng)變得容易時,默片是非常流行的東西。
把電影影像與聲音配合的想法,幾乎是與電影本身俱生的;但由于技術(shù)上的困難,在1920年代末以前,大部份電影都是默片,一些想要創(chuàng)新的人也只能用留聲機播放一些配樂而已。默片的影像等同于共通的語言,因此默片年代又被稱為銀幕年代。
早在兩年前,譚鑫培曾經(jīng)受邀拍攝了華蘭歷史上第一部京劇電影《定軍山》,這是非常有歷史意義的電影,但可惜由于沒有聲音,戲曲的光芒褪色大半,而趙守宏想要錄制的,正是有聲電影。
看臺上的喝彩聲不斷,趙守宏的思緒卻是早已飄到了遠方。借著尿遁離開了看臺,趙守宏在下人的引導(dǎo)下到了后臺。見到一位官員走入后臺,眾多戲子紛紛見禮。
“哪位是譚鑫培譚老板?”趙守宏面容和藹的詢問道。
一位穿著黃忠戲服,帶著白色禳口的清瘦老者走了過來,他趕快將禳口卸下對著趙守宏施禮道:“草民譚鑫培見過大人,不知大人此來有何見教。”
趙守宏笑著擺手道:“譚老板無需客氣,在下趙守宏,只是一名小小道員而已?!?br/> “您是那位打撒爾人的少年英雄?”戲班里有人想起了最近說書先生們最常說的段子,當(dāng)即驚呼出聲。
“一點薄名而已,不值一提。”趙守宏笑著擺手。趙守宏沒想到,沈若雪的宣傳如此到位,自己在民間報出名號,竟然也受到如此熱烈歡迎。此時他才知道,百姓們被西大陸人壓迫的有多么凄慘,以至于有人打了西大陸人,就會受到國人的無限崇敬。
好不容易將眾人安撫住,趙守宏對譚鑫培道:“譚老板,在下今天看了你的表演,非常之欣賞。在下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您是否能夠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