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立足客船上。
船上載滿了人,大多前往山村收貨的貨郎,以及少許歸家的山民。
船資10銅幣,山民大多不愿乘坐。
順著大清河逆流而上。
兩岸山勢連綿起伏,鳥飛獸鳴不絕。
大清河,除了下河灣與上河灣匯入大清河的小鬼灘,地勢險峻之外,之后水勢平緩,行舟頗為安全。
客船是齒輪帆船,人力踩踏驅(qū)動,速度卻極快,偶有幾舸爭流。
讓張勝有些感慨武道世界的奇特,大自然的瑰麗壯闊。
舟行半日,終于抵達上河渡口。
上河渡口一旁有一小集市,上河集。
張勝原身來過多次,很清楚上河集的一些情況。
上河集,聽著是一個集市,但是由于位于大越青州靠近大荒山最邊緣,規(guī)模雖小,卻也算得上是一個小鎮(zhèn)。
只是地理偏僻,不過卻很繁榮,因為,這里是通往大荒山最便捷的通道之一,也是大荒山周邊山民與青州的一個貿(mào)易點。
所以吸引了一些商人,收集大荒山之中出產(chǎn)的藥草,野獸皮肉,乃至幼崽這也就造就了這地處偏僻的上河集繁華的原因。
在靠近上河集的上河渡口下了客船。
渡口船只川流不息,大都是貨船,人流頗多,呼呵聲不斷。
其中大多是纖夫,苦力之類,也有不少身穿灰衣手持青竹棒的幫派人氏,這是青竹會的人,在維持秩序穩(wěn)定。
由此可見商業(yè)繁榮。
步入上河集。
張勝看看有沒有回張家灣,或者順道的山民。
上河集,城墻高有三四米,只能簡單抵御一些野獸強人,算得上城高墻厚。
城墻上卻沒有清河城那般秘械機關炮,這里風格更貼近于張勝腦海中古代的建筑。
雖然這方天地,武者也能力破千鈞,城墻不高不厚也就沒有抵御入侵的效用。
更多是為防御山中野獸,流竄山林的強盜。
從東門而入,進入集市,入目琳瑯滿目的商店,地攤,游販,呦呵聲不絕入耳。
兵甲,皮毛,野獸,藥材,酒樓,勾欄,茶肆,牙行,等等一應俱全。
只是繁華歸繁華,畢竟只是一個小集市,上河集并不是很大,只有四條街,縱橫各兩條,將整個小鎮(zhèn)分成了一個“井”字形。
最繁華的地方,自然就是“井”字的中央了,井字街口四角,分別由四家商鋪占據(jù),烏家鐵匠鋪,千金坊,上河酒樓,百草堂,便是所謂的“井中坊”。
這種“井”字格局,是大越很多集市的標配。
除了中間一塊“井中坊”之外,小鎮(zhèn)共有“東”、“西”兩個出入口,正北是衙門辦公的地方,正南則是一些小作坊,小商鋪。
整個小鎮(zhèn)的貨棧與客棧,都集中在東北的那一塊區(qū)域,因為那里靠著進入大荒山的入口。
而東南區(qū),住得都是集市上有頭有臉的人物,至于那些小貨郎,小市民,則集中住在西北區(qū),西南那一塊衙門辦公區(qū)域,西北那里,是青竹會的地盤。
青竹會控制著包括上河集在內(nèi)的周邊七八個小鎮(zhèn)集,控制著這里的渡口。
無論是運貨出去,還是帶貨進入,都要向青竹會交一筆可觀的費用,這也是青竹會收入最主要的來源之一。
說起來張勝原身還與青竹會打過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