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白馬廟還愿(3)
給菩薩還愿,一些必備的禮品是少不了的。
祭祀用的豬頭,煮熟的生辰,雞、魚、米、香燭和一些水果,幾個紙質(zhì)的紅綠黃相間的紙籠箱,當然,最重要的還準備了一個三百八十八元的紅包。
孫小平一邊往背簍里裝著這些給菩薩的供品,心中暗想:難怪現(xiàn)在一些寺廟的和尚尼姑哥哥富得流油,這樣隨便地一個紅包都是幾百塊,算上那些供品,真是想不發(fā)財都困難。”
吃過早飯,孫小平背起背簍里,跟著老媽來到了白馬廟。
白馬廟所在的山峰海拔足有八百多米,廟宇很普通,由青石磚木構(gòu)成,廟宇外面是一圈一人高的青石圍墻。
正門處是一座木質(zhì)的牌坊,上面高高掛著清代本地秀才劉天霖書寫的“白馬廟”牌匾。
這幾個字結(jié)構(gòu)嚴謹,蒼勁有力,端的是不凡。
兩邊的立柱上寫著一副對聯(lián),上書:
百姓凄苦,青龍虐世禍人間。娘娘慈悲,白馬慧劍清乾坤。
橫批:濟世度人
孫小平跟著老媽走進牌坊,里面是一座寬敞的虛殿,虛殿的四面墻壁上繪滿了各種神話故事的圖畫。
最顯眼的就是位于正面的墻壁上,娘娘騎白馬降青龍的壁畫了。
一個白衣勝雪的女仙,手拿寶劍騎著白馬怒劈一條騰云駕霧、面目猙獰的青色蛟龍。
畫面清晰逼真,線條飽滿柔和引人入勝,孫小平特意多看了一會。
他心里不無贊嘆:“白馬娘娘長得挺標致呀!”
走過虛殿,是數(shù)棟相對的偏房,應(yīng)該是廟祝等人的住宿飲食的地方。
中間是一個寬敞的庭院,栽種有幾株桂花樹,枝葉繁茂,樹桿粗壯,庭院的正中間是一條青石板路,連著正殿。
穿過庭院來到正殿,只見里面靠墻的正中間是一座高高的白馬娘娘青石雕像,表面描著彩繪,使得白馬娘娘面色更加柔和慈祥。
娘娘雕像的右面是一匹白馬,左面是一個執(zhí)劍力士。
雕像的前面是一張長長地香案,香案上擺著香爐、燭臺還有各式祭祀物品,一個大紅包擺放在香爐的邊沿。
香案靠左的地方擺放有一個蒲團,盤坐著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
她的面容消瘦,頭戴青色圓帽,身穿暗青色長袍,左手拿著一圈長長的念珠,看來這就是愛國宗教人士蘇三姑了。
香案的正前方是一張折成兩半鋪在地上的厚厚毛毯,毛毯上面一個三十多歲的青年婦女正對這白馬娘娘的雕像跪拜。
毛毯右上角靠近蘇三姑的方向的地毯上,躺著一個約莫二十多歲的青年婦女。
此刻她雙目緊閉滿嘴白沫,渾身還有節(jié)奏的不停抽搐著。
老媽回頭解釋,這是那六個據(jù)說有靈根的青年婦女中的一個,此刻正在進行請陰靈的儀式。
“什么請陰靈,分明是羊癲瘋犯了?!睂O小平暗自嘀咕,心中很是疑惑。
大殿靠墻的兩邊按著順序站立著一些前來燒香許愿的信徒,有男有女,此刻正在小聲地說著什么。
孫小平跟自己的老媽往前走,來到了這群信徒的后面,
他豎起耳朵仔細地一聽,原來這個跪拜在地上的婦女叫朱彩娥,來自鄰縣高沙鎮(zhèn)的。她丈夫前年因故出世,家里欠了不少債務(wù),債主上門來討要,朱彩娥推說找不見賬本,賴著不肯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