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太后薨逝,按照大王的性格,肯定要舉行國喪,國喪期間,罷朝三日,喪葬之后,更是要為華陽太后守孝。
在這期間,東方五國,尤其是趙國,哪還不蠢蠢欲動?
但所有大臣,還是盡快趕往章臺宮,因為太后薨逝可是一件大事,諸臣和大王都要聆聽太后的遺言教誨,接著就要安排一切喪葬諸事。
熊啟和熊顛兩兄弟聽到華陽太后薨逝的消息,頓時就倒在地上,嚎啕大哭。
華陽太后是他們的親人,如果沒有華陽太后的照顧,他們的仕途恐怕沒有這么順利,楚系一派更是不會在秦國這么強大。
現(xiàn)在華陽太后一走,他們楚系一派,恐怕就要沒落了。
兩人在親人的扶持下,一路跑到了華陽宮,見到了安詳躺在床上的華陽太后。
兩人更是嚎啕大哭,這次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哭聲。
隨后,兩人來到了章臺宮,參與大朝會,諸位大臣已經(jīng)到了,所有人都表現(xiàn)的十分悲痛。
嬴政緩緩進入大殿,徑直來到王座。
“臣等拜見大王,大王節(jié)哀!”
嬴政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躬身行禮。
趙高拿出了已經(jīng)寫好的太后遺誥,便開始宣讀起來。
內(nèi)容很簡單,從先王們開疆擴土不易,到對嬴政寄托期望,讓嬴政再接再厲,把秦國管理好,不能驕奢淫逸。
而對于大臣的寄托便是,要大臣們一心一意輔佐嬴政,幫助嬴政治理江山社稷,要大臣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戒驕戒躁,共同把大秦江山治理好。
當然了,這份遺鋯不可能是華陽太后親自寫的,這只是喪葬禮儀的一部分,就是趙高撰寫的。
隨后,趙高拿起另外一份關(guān)于華陽太后平生過往,開始對大臣們宣讀,希望諸位大臣和嬴政,記住華陽太后的功績。
等這些事情做完,嬴政這才開始安排當下的需要做的事情。
“奉常李斯,太后喪葬之事,寡人便要拜托愛卿了?!?br/> “臣,遵命!”
“國喪期間,寡人罷朝三日,大小事務(wù)均由丞相王綰和國尉姚賈處理?!?br/> “丞相熊啟,隨同寡人守喪?!?br/> “臣等遵命?!?br/> 退朝之后,李斯馬上安排人手,開始喪葬流程。
整個王宮,不管任何人都穿上喪服,百官同樣要穿,至于咸陽百姓,華陽太后有遺言,只需要小辦,不可鋪張浪費,所以,百姓只需悼唁,不必穿喪服。
群臣跟隨嬴政來到了華陽宮,進行發(fā)哀臨哭,入大殿祭拜。
因為華陽太后是壽終正寢,李斯按照喪葬禮儀,安排人手,把房間打掃干干凈凈后,將華陽太后的遺體,挪到了正寢北面窗戶下,頭朝南放下。
接著就是招魂。
招魂則需要死者的親屬或者臣屬來做,就是拿著死者之前的遺物,從房檐東南處爬上房梁,站在房梁中央,面朝北,開始呼喊死者的稱呼,請求他的靈魂歸來。
呼喊者必須聲音洪亮,呼喊三聲,然后將遺物扔下房梁,由下面另外一個親人接住,放在一個箱子里,拿回屋子,蓋在死者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