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大秦十萬大軍,在嘹亮的戰(zhàn)歌和沉悶的戰(zhàn)鼓聲中,列陣緩緩而行,士氣高昂,彌漫著殺伐之氣。
數(shù)萬車兵在前,一車三人,一人御車,兩人背負(fù)矢服(箭袋),手持弓弩,腰間佩劍,旁邊放著長矛。
騎兵在兩側(cè)緩緩而行,配備弓弩,腰間佩劍或佩刀。
步兵重甲,一手持盾一手持長戈,緊隨車兵身后,急速前行。
隨后便是弓弩手,背負(fù)矢服,手持弓弩,腰間佩劍緊隨重甲步兵身后。
最后才是輕步兵方陣,手持長戈或長矛,列陣而行。
張赫騎著戰(zhàn)馬,走在中央,左右是許褚和典韋,周邊是五千親衛(wèi)軍。
“撤,撤退……”
魏國的一隊斥候,騎著戰(zhàn)馬,在距離他們占領(lǐng)的土地前方十里范圍內(nèi)巡邏,突然看到了列陣而行的秦國大軍,頓時驚慌失措,打馬便逃。
騎兵裨將馬上下達(dá)了命令,一隊騎兵加快了速度,沖了上去,接著一波箭雨,魏國的這隊斥候,全部被射下戰(zhàn)馬。
等張赫等人走到這隊斥候身邊時,只有幾匹受傷的戰(zhàn)馬,站在死去的主人身邊,打著響鼻,似乎在哀悼主人陣亡。
而鎮(zhèn)守前方小鎮(zhèn)的魏國士卒,也早已經(jīng)出城,列陣等候著秦國大軍。
雙方緩緩而行,在有千米遠(yuǎn)的距離時,雙方站定,相互看著對方。
只是前方的魏軍,只有一萬人而已。
張赫看向前方的魏軍,對著身邊的秦忠問道:“前方何人領(lǐng)軍,膽子倒是不小,一萬步兵,就想打我十萬大軍?”
這不是螳臂擋車,自不量力嗎?
某可不是齊莊公,會饒恕了那只螳螂!
秦忠看了一眼前方的將領(lǐng),說道:“參軍,此人是魏無忌二兒子,名叫魏噗,得信陵君魏無忌真?zhèn)?,馬上功夫了得,十分勇武,在魏國從無敗績。”
哦!
張赫馬上來了興趣,準(zhǔn)備逗一下這位信陵君的二兒子,檢查一下,這家伙是真勇武,還是和那紙上談兵的趙括一般?
張赫小聲地對秦忠說道:“去,讓人喊話,就說……聽聞魏噗將軍十分勇武,從無敗績,我大秦勇士表示不服,某想要和他陣前斗將?!?br/> 秦忠看了一眼參軍,這個時候參軍還有心思斗將,不生氣了?
之前可是怒不可遏。
陣前斗將,由來已久,《封神演義》中,西岐伐紂,兩軍交戰(zhàn),必先斗將,而春秋戰(zhàn)國時,兩軍交戰(zhàn),陣前斗將也是不少的。
當(dāng)年魯國公子友和苣摯(juzhi)交鋒時,公子友曾說,咱們兩人之間有仇,于士卒何故,咱們兩來一場單打獨斗吧,于是兩人屏退左右,相互廝殺,最后苣摯被擊敗活捉。
《漢書》中也曾記載,劉邦與項羽在廣武交戰(zhàn)時,項羽想要和劉邦單打獨斗,劉邦笑著說:“吾寧智斗,不能力斗?!?br/> 再到后來,三國,南北朝,隋唐時期,凡臨大戰(zhàn),陣前必要斗將。
五代十國,宋元明清陣前斗將也是時有發(fā)生,隨著熱武器的出現(xiàn),陣前斗將最終還是退出了歷史舞臺。
秦忠打馬而去,拿著張赫的小喇叭,在陣前喊道:“對方的魏噗聽著,我家參軍聽聞你十分勇武,在魏國無敵,我家參軍表示不服氣,想要和你陣前斗將。”
張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