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百姓所說的話,李響連猜帶蒙,勉強(qiáng)可以聽懂一些。
不過,其中一個書生打扮的男子倒是字正腔圓,搖頭晃腦地念了一遍懸賞的內(nèi)容,繼而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嘆道:“朗朗乾坤,妖物作祟,可恨小生手無三尺青鋒,否則定斬了那妖孽,為民除害!”
“好!”
一眾百姓沖著書生紛紛鼓掌。
哪怕只是一句空話,但如此豪情多少還是能夠振奮人心的。
李響心里一動,忍不住走到那書生面前,拱了拱手道:“這位兄臺,在下路經(jīng)此地,聽說貓妖作亂,不知兄臺能否告之詳情?”
書生細(xì)細(xì)打量了一番,不由笑道:“別人避之不及,談妖色變,你倒好,還專程跑來打聽……”
“呵呵,剛才聽兄臺一番豪言壯語,想來也是性情中人,不如由在下作東,喝上幾杯可好?”
那書生也是爽快,當(dāng)即應(yīng)承下來。
二人一起來到酒館,點(diǎn)了酒菜,便開始攀談起來。
通過交談,得知書生乃是秀才,名叫萬興,本城人氏。
秀才遇秀才,之乎者也客套了一通,喝了幾杯酒,終于開始談到正題。
據(jù)萬興講,這只貓妖大約是在兩個月前出現(xiàn)的,先是出現(xiàn)在城郊,后來竟然入城禍害百姓。
前前后后已經(jīng)害了十幾個人,死狀無一例外,全被掏了心。
受害者都是年輕男女,年齡在十幾歲到三十歲之間,由此可見這貓妖并非胡亂殺人,而是有的放矢,專找年輕有活力的人。
如此一來,鬧得附近一帶的百姓人心惶惶,特別是年輕人,天一擦黑根本不敢出門。
膽小者甚至遠(yuǎn)走他鄉(xiāng),投奔親友以避妖禍。
官府一開始以為是江洋大盜所為,派出官兵四處搜捕。結(jié)果有一天晚上,幾個巡夜的捕快親眼目睹那只貓妖害人……
無奈之下,方才發(fā)出懸賞令,聘高人滅妖。
“據(jù)小生所知,曾有三個高人試圖捉妖,結(jié)果……兩個命喪黃泉,一個瘋瘋癲癲不知去向?!?br/> “哦?”
聽到這句,李響不由皺了皺眉。
這么說,這只貓妖道行不淺?
想歸想,李響可沒打算一走了之。作為修道之人,不說什么悲憫天下,但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遇上這類禍亂世間的妖,自當(dāng)予以滅之,以積功德。
……
第二天一大早,李響便聽到樓下傳來一陣雜亂的哄鬧聲。
下去一聽方才得知,城里又出人命了……
這次受害的乃是城中知名富商候員外的兒子,年方十八,尚未婚娶。
重要的是,候員外有四個女兒,但兒子只有這么一個。
當(dāng)年五十余歲納了個妾,好不容易給他整出一個兒子來,可想而知有多么的寵愛。
剛開始鬧妖之時,候員外本打算將兒子送到金華府避一避,最終又不放心他一個人在外,便花高價(jià)臨時聘了幾個護(hù)院貼身保護(hù)。
沒曾想,還是出事了……
李響詢問了一番,當(dāng)即奔向候員外府。
來到候府時,外面站著兩個捕快。一見李響走過來,便警惕地問:“你是誰?進(jìn)候府做什么?”
“在下聽聞候府鬧妖,特意過來看看……”
一聽此話,兩個捕快下意識對視一眼,隨之不耐煩地?fù)]手。
“看你的樣子,是外地來的書生吧?趕緊走,這里可不是看熱鬧的地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