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主管錢袋子、知道國庫空虛的戶部尚書李起元不干了,他皺著眉頭,看也不看朱由檢一眼:“水泥路雖然能造福于民,給行人和商賈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臣以為,此時不應修路,理由有三:一、從京師到山海關,全程超過七百里,全修水泥路,大明國庫嚴重不足;二、水泥路便于大明運輸軍事物資,同樣適合建奴的騎兵,一旦三海關有失,建奴的騎兵倍道,兩、三天就可以直逼京師;三、京師和山海關之間,山水極多,修路極為不易?!?br/>
????不怪李起元反對,大明六部,各負其責。打仗由兵部負責,修橋補路有工部負責,而每項活動都需要錢,這就需要戶部充分用好大明的錢袋子。
????“哈哈,五弟有什么看法?”朱由校打個哈哈,將球踢給朱由檢,因為修這條路是朱由檢提出來的。
????“李大人言之有理。”既然皇兄將球踢過來,自己只好接下。
????朱由檢相信李起元的考慮不是為了私利,一次性修這么長的路,支出難免令人心痛,而且,水泥路的優(yōu)點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認可。
????“本王相信,李大人的理由是出于一片為國為民的公心,但大明現在面對的最大威脅,也不能不考慮?!敝煊蓹z先將目標引向遼東戰(zhàn)爭,現在的遼東戰(zhàn)事不利,誰也不敢在這上面大包大攬,否則,你就等著掉腦袋吧。
????“遼東建奴,已經定都盛京,也就是大明的沈陽,遼西已經處在建奴的直接威脅之下。建奴的目標,不言而喻,一旦山海關失守,建奴的騎兵就會直下京師,大明不是丟地傷人,而是亡國滅種。所以,本王對李大人的意見不敢茍同。一、修建京師到山海關的水泥路,的確耗費甚巨,但水泥路便于商賈通行、財物周轉,減少周轉周期,擴大貿易量,大明可以增加稅收,而且,幾百里的水泥路,要想修好,非一日之功,戶部也不需要一次性付款,修一段付一段,應該不會給國庫帶來太大的壓力;二、水泥路只能保障大明的軍隊供給,對建奴卻沒什么用,建奴的騎兵以劫掠為生,根本沒有供給,要水泥路何用?三、大明對北方用兵,非軍隊數量不足,而是軍用物資的供給瓶頸。一句話,大明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戰(zhàn)爭,打的不是軍事,而是物資供給。昔年成祖遠征蒙古,士兵不足三十萬,卻有一百萬人運送糧草物資,這才臣服了蒙古各部。如今建奴威脅山海關,一旦糧草供應不上,長城必定難保。京師與山海關之間,有高山和惡水阻隔,交通不便,加大了大明軍隊糧草的運輸難度,一旦遇到陰雨天,道路泥濘難行,誰能保證糧草及時供應?如果因為糧草原因,造成戰(zhàn)事不利,誰能替兵部承擔責任?”不知不覺中,朱由檢將兵部的幾位尚書拉到自己的一邊?!靶拗啻蟮溃梢詼p少彎道,縮短道路距離,既能減少物資運輸的時間,又能減少物資運輸的費用?!?br/>
????“你就是要推銷水泥,想為自己積攢財富?!崩钇鹪獨饧?,竟然使出了人生攻擊。
????“本王蒙皇兄恩惕,貴為信王。有金碧輝煌的信王府可供居住,有成群的奴仆侍女伺候,有千畝良田的穩(wěn)定收入,上無老人需要贍養(yǎng),下無妻子兒女需要撫養(yǎng),更無親戚朋友需要接濟,要許多錢財究竟有什么用處?本王已經向皇兄做出承諾,水泥廠將按照農田的十五稅一的標準交納稅賦。水泥廠賺錢子,大明戶部也會有一份收入。李大人,你說,本王是不是純粹為了自己斂財?”朱由檢的氣勢,明顯壓倒了李起元,加上水泥廠的收入,有一部分要交稅,算是綁架了戶部的其他幾位尚書。
????水泥廠的納稅,將是大明的第一份工商稅。路只有一條,而水泥廠的收入,是長時間的,只要廠子存在,稅收就會源源不斷?,F在大明國庫空虛,如果過分在這件事上糾紛,說不定皇帝重提征收商稅的問題,對于依靠江南工商業(yè)養(yǎng)活的李起元,以及他背后的東林黨,絕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