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座師可是個大事,不是你想投就投的,也要看老師收不收。
儒家社會講究三綱五常,供奉的是天、地、君、親、師。
師生關系是儒家社會的重要社會關系之一,所以士大夫階級對師生關系的確定非常慎重,一旦確定幾乎是永遠不會更改,否則就會受到所有士大夫階層的一致唾棄。
而李牧很明顯是個不安定因素,如果和李牧扯上某種關系,說不定在未來就是收到牽連,所以就算是李牧想拜陳老頭為座師,陳老頭也不一定敢收。
不過話雖然是這么說,看到李牧有“一心向善”的跡象,陳老頭還是很高興的,陳老頭既然身為帶隊負責人,自然不希望這個留學生團隊出什么亂子,李牧若是能從此老老實實學習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能也沒事,反正清政府這是遍地撒網(wǎng)重點捕撈,也不要求每個人都成為國家棟梁,只要不給陳老頭添什么亂,那陳老頭也謝天謝地。
李牧怎么可能不添亂,剛說了兩句好聽的,李牧又開始叫苦:“學生前幾日從醇親王世子那里弄了幾個使喚——”
“打住,打住,那可不是世子,萬萬不能亂說,你又想干嗎?莫非是想讓本官幫你買車票?如果是的話最好免開尊口,眾目睽睽之下,你讓本官如何徇私枉法?”陳老頭一臉正氣嚴詞拒絕。
“車票的事不用你擔心,學會想問的是,幼童出洋肄業(yè)局對這些仆人有沒有補貼啊?”李牧突發(fā)奇兵,只把陳老頭氣得面色鐵青。
“沒有——”陳老頭的語氣硬邦邦的,再也沒有剛才的喜出望外。
“這可如何是好,我之前孤身一人無牽無掛倒還好說,現(xiàn)在有了這么多張嘴要養(yǎng)活,若是因此耽誤了學業(yè)那可大大不妙——”李牧看似是在自言自語,不過從陳老頭抽搐的嘴角能看出,陳老頭是在已經(jīng)憤怒到了極點。
李牧的意思很明顯,沒補貼就沒補貼吧,既然沒補貼,那么我就要賺家用,如果因此耽誤了朝廷的大事,那也怪不得我。
“呃,委員大人,如果我也要寄養(yǎng)于洋人家庭的話,那么我這些仆人是不是也能一起?”李牧繼續(xù)給陳老頭出難題。
“不能——”陳老頭從牙縫子里擠出幾個字,顯然是又想起了某些令人不愉快的記憶。
“好吧,這也沒有,那也不行,我倒是請問委員大人,那位世子殿下是否和我等一樣?世子殿下是不是也需要寄養(yǎng)于洋人籬下?如果是的話,世子殿下的那些仆人如何安排?”李牧的問題連珠炮一樣,只把陳老頭問得啞口無言。
“我再對你說一次,那不是世子殿下,醇王府的世子殿下也不可能出現(xiàn)在咱們的隊伍里,至于郡王殿下的安排,自然是不用你擔心,你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陳老頭糾結(jié)了半天,給出這個一個答案。
“哦,既然如此,那我去問下郡王殿下好了?!崩钅赁D(zhuǎn)身欲走。
“且住——”陳老頭再次頭大如斗,當然不會讓李牧就這么離開,否則指不定李牧又惹出什么禍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