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的青海,天氣已經(jīng)從極度的炎熱逐漸轉(zhuǎn)涼,天空澄澈的如同一塊藍寶石,沒有一絲瑕疵,褚鷹拿著登山杖,在昆侖山的北麓上緩緩地行走著,欣賞自己眼前的風(fēng)景。
北麓的水汽比南麓稍多,自然而然就多了更多綠色,在矮小的灌木映襯下,讓廣闊巍峨的昆侖山更顯雄壯美好,一個穿著著全套裝備的年輕男孩在蜿蜒的山路上不斷前行,男孩大概二十出頭,本該陽光開朗的年紀(jì),眉眼之間卻有著一絲若有若無的憂郁。
男孩叫做褚鷹。
褚鷹是一個驢友,確切的說,是一個自由行愛好者,自從大學(xué)畢業(yè)之后,他的全部精力,就是在旅行和準(zhǔn)備旅行的路上,因為沒有家人的牽絆,或者說是沒有歸宿的原因,褚鷹更喜歡把時間用在看看這個繁華的世界上。
褚鷹十一歲時,父母就在一場車禍中喪生,由于父母都是獨生子女,巨大的悲痛也在幾年后帶走了他僅有的親人——他的爺爺,在臨終之時,老人顫顫巍巍的告訴他:
“孩子,即使一個人,也要堅強的面對一切”
所以褚鷹一直都很堅強,用撫恤金讀完大學(xué)后,他便開始了不斷地旅行,到底是真的喜歡旅行,還是用旅行來彌補沒有親人帶來的空虛和寂寞,他已經(jīng)分不清楚,他是他還蠻享受現(xiàn)在的生活。
這次來青,是他準(zhǔn)備了一個多月的結(jié)果,他深度的了解了地圖以及當(dāng)?shù)氐臍夂?,這才決定在暑氣初消的九月底來到這個吸引了他很多年的地方。
不多時,經(jīng)過長期鍛煉的他便來到山頂,望著山腳下無盡的平原和遠處連綿不斷的山脈,一股豪氣直沖肺腑,他不由得長嘯一聲,聲音傳出很遠很遠。
由于不是假期,又是早上,爬山的旅客很少,來時只在山腳下見過幾位,此時的山頂,只有褚鷹一個人,他拿出自己準(zhǔn)備好的干糧,選了一塊干凈的石頭,伴著美麗的景色享用起來。
空曠的天地,只有風(fēng)聲作伴,放眼望去,山外是平原,星星點點的綠色裝飾其間,褚鷹覺得十分平靜,但是,一股淡淡的憂傷也緩緩從心頭流淌而出。
“天地之大,我又該何去何從呢?”
生活之外,褚鷹也是網(wǎng)文的愛好者,現(xiàn)在站在這塊小說中廣為傳聞的神仙之境,也不由得心生聯(lián)想。
“世上到底有沒有仙人呢?”
懷揣著這個突發(fā)的好奇,他不由自主的向著西北方望去,昆侖山并非都在國內(nèi),山脈一直延伸到另外幾國,此時褚鷹所在的,也并不是最高峰,真正的昆侖最高峰,還在西北方。
眺望西北,遠處原本澄澈的天空忽然產(chǎn)生了一些異象,一層暗淡的云層在緩緩形成,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著自己這邊移來。
“不應(yīng)該啊,今天天氣預(yù)報沒說有雨啊?”
帶著一絲疑惑,褚鷹也不敢大意,收拾好自己手上的垃圾,穿戴好防雨衣物,抓緊按照原路開始返程。
說來也怪,那云看著極其遙遠,可還沒半個小時,便將褚鷹所在的天地籠罩起來,云層越積越厚,云氣翻滾涌動。
看著頭頂上這塊越來越厚的云,褚鷹的心情也逐漸跌落谷底,昆侖山雨水不多,也很少有大暴雨,但是每當(dāng)大雨,必生災(zāi)害,不會這么巧讓自己遇到了吧。
就在他暗自思索之時,一陣無與倫比的亮光閃耀天地,伴隨而來的是一聲如同九天龍吟的雷聲,讓他渾身一顫,打了個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