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薛瑜是個只貪享樂的紈绔子弟那自然是好,可偏偏薛瑜是個心大的,他想上戰(zhàn)殺敵,建功立業(yè),想和他的先輩一般,馳騁沙場,而不是偏居一隅,做個只會吃喝玩樂的子弟。
這可愁壞了太后,想盡了辦法扼殺薛瑜這種危險的想法,最后薛瑜不得不妥協(xié),活的和紈绔子弟沒多大區(qū)別,還青出于藍,成了混世魔王。
蒲子敬一肚子火沒處發(fā),他也不知道為什么會那么憋屈。
蒲子敬不知道,薛瑜知道啊。只不過蒲子敬對鳳無有期待,而他沒有,所以在聽到鳳無那句沒受欺負(fù)的時候,蒲子敬是生氣的,而他只是冷笑。
心情最不受影響的大概就只是尉遲才了。
在三人當(dāng)中,地位最低的,就是尉遲才了,他本來就有一種跟隨者的姿態(tài),他不想惹進這種事端之中,所以鳳無這個回答自然是最好的。
“要不去軍營里吧?”尉遲才提議道。
蒲子敬沒了上課的心情,點點頭,也問了薛瑜一句,“你去嗎?”
薛瑜本想點頭的,但是最后還是拒絕了,反正他是不可能走那條路,去了也只是糟心。
最后蒲子敬和尉遲才一起去了,薛瑜則留了下來。
鳳無避過了蒲子敬他們,直接往晏慎行的書房走。
她進國子監(jiān)本來就是為了晏慎行而來,特別是她得知晏懷仁和李老太師反目,是為了一個孩子的時候,更是對晏慎行好奇了。
晏慎行是晏懷仁帶回去的養(yǎng)子,那么晏慎行會不會就是當(dāng)年在找的孩子?
鳳無到的時候,晏慎行依舊在書房處理公務(wù)了,他剛上任國子監(jiān)祭酒,交接的事有很多,前期會非常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