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林毅還是仔細檢查了一下這些小葉紫檀,畢竟十檀九空可不是說笑的。
“十檀九空”里的“檀”,我們指的是野生林的紫檀,也有說法解釋,就是“一丈檀木九尺空”,不論哪種說法,都闡述了紫檀成材的艱辛。因為紫檀的野生林,生長在環(huán)境復雜的山地,土地不肥沃,成材周期幾百甚至上千年。由于,生長環(huán)境的惡劣,導致樹桿會彎曲,造成紋路多呈不規(guī)則狀,紋理粗細也不均勻。據稱需800年才能長到直徑20厘米,木質油潤,入水即沉。養(yǎng)分的極度匱乏,導致紫檀為了保護自己,其自身身會慢慢吸取心材的營養(yǎng),導致紫檀靠近心材的部分越來越酥軟,直至心材的營養(yǎng)完全被吸收,然后發(fā)糠,發(fā)白,最后成為“死檀”,油脂也消耗殆盡,好像木屑一樣。我們人也一樣,肚子餓了,心就空了,常說的一句話“餓的心發(fā)慌”嘛。我們有時候會看到沒有棕眼的紫檀手把件,就是這種材質制作出來的。如果,再不及時采用,它就會慢慢腐蝕掉,最后便不見蹤影。總之,惡劣的環(huán)境才是造就“十檀九空”的必然原因。
不過還好,在林毅的眼中,這些小葉紫檀的樹心長得非常好一點也沒有空心的狀況。
不過現(xiàn)在的注意力可不是放在這些小葉紫檀上面了,現(xiàn)在的注意力應該放在那些沉香樹上面。
他也曾經在網上搜索過沉香木的資料。沉香樹的木質樹心在干燥后就被稱為沉香木,這種木材雖然價格也不便宜,但林毅還看不上眼。
這種是最低級的,只能叫做沉香木,而不能叫做沉香。
沉香結于沉香樹,但是一棵健康的沉香樹,是不會憑空產生沉香的,必須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受到創(chuàng)傷,如遭受雷劈、強風吹折或者獸蟲啃咬、人為砍伐等形式受創(chuàng)后,出于植物的本能會分泌樹脂(也是一種抗體)來彌補創(chuàng)口。
而這期間,沉香樹的創(chuàng)口部,恰巧被一種叫做黃綠墨耳真菌的微生物所感染,這種真菌為了在樹體中頑強生存,就會做逆境代謝,是一種奇妙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
樹本身的抗體類物質和侵入樹體內的黃綠墨耳真菌等物質,混合在一起,漸漸就產生了一種叫做“芐基丙酮”的化合物,隨著生化過程的深入,繼而又形成了倍半萜和色酮類化合物,而這兩大類化合物質混合后的產物就叫“沉香”。
也可以說沉香是沉香木被真菌侵入寄生,并開始自身抵抗侵襲而分泌出的一種樹脂,相當于樹木本身的一種"免疫力"抵抗過程,然后經過多年沉積下來的一種復合體。
它既不歸屬于木材,也不歸屬于真菌類,屬于木學與真菌學的邊緣學科,類似于蟲草.因此它既是一種珍貴藥材,也是木雕工藝品的頂級木材,如今已非常稀少。
沉香的產地多為東南亞和印度洋等島國,生長年限多在100~1000年。
形成沉香外部誘因通常有三種:一種是被蟲蛀,導致樹木漸漸死亡,這樣形成的沉香叫“蟲漏”,或者叫“蟻沉”。
再就是遭遇自然災害,如雷劈,泥石流,塌方等,導致樹木折斷,然后被土掩埋,或者被沼澤淹沒,前者叫“土沉”,后者則叫“水沉”。
如果沒有天災,那倒架也算,沉香樹在生長期間,被動物或人為折斷,然后長時間被土掩埋或沼澤淹沒,形成的沉香也叫水沉或者是土沉。
若該沉香木遭遇以上三種情況,開始結出沉香,但樹木并沒有致死,而是繼續(xù)存活下來,后來把結出沉香的部分開采下來,這一類叫做“活沉或者生結”。
相反,若樹木死亡后得到了足夠時間的醇化,則叫做“死沉。熟結”。
“倒架”歸屬于死沉,是樹木死亡后結香,并且在原地經過的成百上千年的曰曬雨淋,最終變的奇香無比。
因為結香的原因,所以沉香本身并不會腐爛。
在沉香的分類中,沉香木的價格最低,剩下的當中,同等品質的情況下死沉的價格要高于活沉。
沉香在形成后,一塊沉香中樹脂含量的高低代表著品質的好壞,樹脂的含量越高,木質含量越少,那么品質就越高,甚至有完全是樹脂的集合體,這就是成長中的極品,也是最珍貴的沉香。
不過因為野外尋找沉香十分困難,有的時候你就算把樹給砍倒也找不到一絲絲的沉香,反而會損失這么大的一個樹。
近來也有人開始種植沉香樹,并且以人工的方式讓樹心受傷,以此促進沉香樹中出現(xiàn)沉香。不過種植者都是用鐵器刺入的方法讓沉香樹心受傷,這樣方便是方便,但產生的沉香品質都很差。不但體積很小而且雜質也多。根本不能和野生的水沉香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