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中國人這一天有登山習俗,五臺山的香客比往日多了許多。香客中還有許多達官貴人,巨商大佬。這些人進香還在其次,重要的是要在晉省巡撫張澤面前露個面。
張澤要來大通寺的消息,早些天就傳了出去。
張澤十多年前曾做過登封縣令。
登封是因為一代女皇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岳而得名。同是縣令,登封就壓別的縣令一頭。
這是因為少林寺就在登封境內,香客們拉升了當地gdp。同時受佛法浸潤,登封治安也好得多。
更何況少林寺有兩千僧兵,方圓數百里,根本沒有什么土匪敢太歲頭上動土,在這里安營結寨。
張澤這縣令做得滋潤,也就吃水不忘挖井人,時不時的到少林寺轉一轉。久而久之,和少林寺羅漢堂首座慧遠就成了好友。
彈指一揮間,十余年過去,張澤成了一省巡撫,慧遠也晉級為達摩堂首座。同是首座,差別可就大了。
羅漢堂管的是寺內武僧,達摩堂管的是到達摩洞進修的高級僧人。少林寺號稱禪武醫(yī)三絕,所以不出意外,方丈都是達摩堂首座接任。
不要小看少林寺一個方丈,那可是管著幾十處下院,幾百萬兩銀子的人。尤其是地位尊崇,可以和各屆大佬直接對話,更可以和佛主菩薩對話。
所以即使張澤做了巡撫,聽說慧遠要來大通寺,還是不遠數百里,趕了過來,會見自己的老友。
巡撫大人帶著晉省百官光臨大通寺,讓行空方丈有些緊張。
行空方丈可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视H國戚都不知道接見多少,僅僅是一省巡撫,還不能擾他禪心。
問題是巡撫大人表示:慧遠是他故友,他來大通寺圖個熱鬧,希望兩寺武僧友好切磋,他愿做嘉賓主持!
壞了!
本來大通寺打算低調處理兩寺交流事宜,低調到外界根本不知道才好。
巡撫張澤這一摻和,不要說晉省,也不要說豫省,恐怕全國都會知道。
江湖人物好熱鬧,早就私下議論少林僧兵和大通寺僧兵哪個更強。
少林僧兵的強,從唐朝開始,就有史可證。
大通寺的強,是從宋朝楊家將開始。
楊家將故事就發(fā)生在三晉大地,須眉巾幗,五代英烈。他們喋血沙場,舍身報國的事跡廣為流傳。
在后世楊淩的時空,楊五郎傳說最多,但是史書里找不到佐證。
章朝時空不一樣,楊五郎的事跡落在了實處,而且出家為僧后,曾帶領大通寺僧兵喋血沙場,一舉奠定了大通寺領袖群倫的地位。
本朝太祖朱元章曾住在大通寺多日,更是親筆題名,讓大通寺聲名一時無兩。即使這些年少林寺抵御倭寇屢建奇功,還是壓不下去大通寺的風頭。
現(xiàn)在少林寺打上門來,與大通寺一爭短長是題中應有之意。本來還是隱含這一層意思,現(xiàn)在被張澤直接挑明了。
張澤也好,各路官員也好,圖的就是個熱鬧,你少林寺和大通寺榮辱和人家無關。這個年頭娛樂項目少,這樣名寺爭鋒的盛事怎么能錯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