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一大早,天還未亮。王金便下令拔營開寨趕往洛陽城北,與車騎將軍何苗等人匯合。
與當(dāng)初領(lǐng)了這幫士卒不同,首先是人員減少了一千人左右。其次是精干了許多,士氣也高昂了許多。
至少像是一支軍隊,而不似一支雜牌軍了。
當(dāng)王金到達洛陽城北約定匯合地點的時候,已經(jīng)人山人海了,各種旌旗如林,士卒如雨。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糧食,還有數(shù)千民眾。數(shù)千民眾是運糧的腳力,他們會拉車,推車,以及做上下搬運的工作。
別以為王金負責(zé)督糧,麾下又是雜牌軍,就需要讓士卒運糧食。一般情況都是調(diào)撥諸縣民壯運糧,就像是這一次一樣。
一般都分好幾次押運,比如說這一次朝廷準(zhǔn)備了五千萬斤糧食,準(zhǔn)備支撐并州戰(zhàn)爭,王金需要分批次進行運送。
而期間王金只是負責(zé)安全。
至于為什么不讓牛車,馬車來拉,自然是民壯不值錢,而馬,牛是值錢的。別看洛陽馬市內(nèi)戰(zhàn)馬如云,但是整個大漢朝還是缺少馬,牛的。
便是駑馬也缺少,總而言之一般大軍出征都是民壯運糧,有車就不錯了,有的條件簡陋都是肩挑糧食押運的。
所以史書上魏延向諸葛亮進言,出子午谷,給我魏延萬人,五千精兵,五千負糧之語。
所以古代對勞師遠征會那么忌憚,因為一旦戰(zhàn)敗,或是引起民變,那便是傾覆的威脅了。
這是古代生產(chǎn)力,各種制度不行。
閑話不提,王金下令士卒們與這運糧的民壯匯合,然后棄了士卒,率領(lǐng)十余騎,去見了車騎將軍何苗,與諸位同僚。
其間與校尉王彰寒暄了幾句,不久后,王金才折返了回來。當(dāng)王軍折返回自己軍隊的時候,何苗已經(jīng)率領(lǐng)大軍出發(fā)了。
總共二萬五千精兵,以及諸多的輜重大車浩浩蕩蕩的向北方并州出發(fā)。而王金走在后邊。
雖然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也要看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并州畢竟是大漢朝的地盤,而董卓,丁原分別屯兵在河?xùn)|,河內(nèi),那是司隸二郡,富庶非常。
大漢朝在那里也建立有糧倉,前線糧食可以支撐一段時間。所以精兵先行,運糧在后。
因為精兵在前,所以隊伍走的十分安穩(wěn)。一路上王金渡過黃河,進入到河?xùn)|郡,并最終到達聞喜縣。
此刻聞喜縣乃是十萬大軍囤聚的地方,算是一個前進基地,更北方便是并州,被白波,匈奴,黑山賊肆虐的并州。
一路上王金做了很多事情,在公事上王金在晚上安營扎寨的時候,命了隨軍的呂方等醫(yī)者,為一些虛弱病弱的士卒們把脈,開藥條理。
每天中午殺豬供給士卒吃喝,一千頭豬每天十頭,足夠吃三四個月的了。
在私上,王金極力的鍛煉自己,一路上王金一半策馬而行,訓(xùn)練自己的騎術(shù),一半時間與士卒們一起下馬趕路。
鍛煉自己的體能,等晚上的時候,王金還會做一些俯臥撐,引體向上,仰臥起坐,下蹲等基礎(chǔ)動作,以鍛煉自己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