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說話我不行,蠻力你不行【求收藏求追讀】
吏部侍郎的這一句話,如同一顆倒計時還剩下五秒的炸彈,扔到了朝堂之上。
開始的五秒是安靜的,五秒之后,炸彈爆炸。
整個朝堂都炸鍋了。
孫克儉直接臉紅脖子粗的怒斥道:“有辱圣道,有辱圣道。寧辰怎么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修武道,!堂堂一個狀元公,竟然修武道。他這是在給全天下的讀書人抹黑!”
“寧辰這個背叛了圣人的賊子,真是不當人子!”
“跟這樣的同朝為官,實乃是我讀書人之恥!”
……
不僅僅是孫克儉,所有的文官御史,皆是當堂咒罵起了寧辰。
如果說之前是立場問題,大家互罵的話。
那現(xiàn)在就不是立場問題,現(xiàn)在這個是理念和道的問題。
這是絕對水火不相容的兩個事情。
如此一來,寧辰之前拆穿白仁遠的事情,自然是沒有人會再想起來了。
就連本來今天打算在朝堂上,提起這個事情孫克儉,現(xiàn)在也顧不上提這個事情了。
現(xiàn)在寧辰這個狀元公,武道入品,那比什么事都大。
倒是朝堂之上的武將們,此刻一個個的臉色都很古怪。
不過在想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之后,他們一個個臉上都透著一抹笑意。
武將是可上朝的,只是武將在朝堂上,那基本就沒有什么存在感。
論謀略,他們不如文官。
論嘴皮子,他們更加不如文官。
基本上等他們想說什么的時候,文官已經(jīng)把他們給懟的,都忘了自己想要說點什么了。
可是現(xiàn)在不一樣了啊,現(xiàn)在寧辰這個天降文曲星,注定要入書山文海的人,竟然入了武道。
沒有什么,比這個更加能夠給這些武官提氣的了。
甚至他們都想好了,以后在朝堂上的時候,他們一定要多多為寧辰出頭。
畢竟從現(xiàn)在開始,大家就是一路人了。
都是無腦的武夫。
對于自己的同伴,自己無腦支持就對了。
皇帝此刻的臉色,同樣古怪。
他完全沒想到,寧辰會入了武道。
皇帝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有些看不明白眼前的這個狀元公了。
這么離經(jīng)叛道的嗎?
但是一想他都能堅定不移的支持大公主,皇帝又覺得好像沒什么。
皇帝給身前的伴伴一個眼神,伴伴當場一鞭子下去,朝堂上的聲音直接被壓了下去。
“此事確定了嗎?”皇帝對吏部侍郎問道。
聽到這么問,吏部侍郎心中直接一個‘好懸’。
“陛下,臣昨日帶人去寧大人府上親自驗證過了。寧大人,的確已經(jīng)修出了氣勁,武道入九品了。”
妥了,這下實錘了。
這些文官,都舒坦了。
“既然寧愛卿不在,那想要參寧愛卿的,就等十日之后再來上書吧,都退朝吧?!?br/>
一聲退朝,皇帝直接離開了。
沒有寧愛卿的朝堂,明顯就沒有了,值得他去留戀的東西了。
皇帝離開了,可是孫克儉他們這些文官,依然是意難平。
寧辰竟然轉而去修了武道,這等于給了他們所有圣人門生一個響亮的大耳光。
對于他們來說,寧辰就算去修別的體系,他們都能接受。
但是武夫體系,他們絕對接受不了。
武夫體系是什么?
在他們的眼中,武夫=沒腦子的野蠻人。
一群就知道,對自己動刀,看自己有沒有真的突破的野蠻人。
“哎,你們這些言官,怎么能這么罵人呢,我們武夫怎么就沒有腦子了。
你們狀元都改修了我們武夫體系,豈不是正說明了我們武夫體系的高明?!?br/>
終于有武將聽不下去,當場站出來駁斥了。
孫克儉看了一眼這個站出來的武官,直接不屑的一笑:“你現(xiàn)在要能當場給我背一篇完整的詩詞出來,我都不會說你沒腦子?!?br/>
這個站出來的武官想了想,他好像還真的背不出一篇完整的。
他小時候的確都學過,可是后來習武,再加上一直都在行伍,哪還記得什么詩詞。
“術業(yè)有專攻,我們的優(yōu)勢不在詩詞歌賦,而是在行伍?!蔽鋵⑻孀约航妻q道。
孫克儉繼續(xù)冷笑:“你說你的優(yōu)勢在行伍是吧?那我就問問你。
如果你要列一個三角形的軍陣,勾和股上分別放三十人和四十人,弦上你能安放幾人?”
被質問的武將,低頭算了好一陣也沒能算明白,自己究竟可以放多少人。
“這是行伍的事情吧,你說出來了嗎?
算不出來的話,回去自己擺一擺吧。
等你擺明白了,再來為你自己證明!”
孫克儉懟字訣火力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