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主持法會方丈趕緊起身,喊著少語,在少語的攙扶下快步趕向羅漢堂。
一邊走,老主持一邊嘀咕道:“哎呀,睡過頭了,太不小心了……
昨夜那一場大雪,也不知道那位施主如何了!
可千萬不要出個什么意外才好。”
少語在邊上安慰道:“住持,那施主厲害,大雨不加身,半年不吃米飯,不喝水,不也還活得好好的么?我覺得,他肯定沒事?!?br/> 說是這么說,但是作為南方人,第一次感受到這么冷的天氣,哪怕是少語那強(qiáng)壯的體格,也有些打顫。他心里,真不認(rèn)為那人能扛過那冰冷的一夜。
當(dāng)兩人來到羅漢堂前的時候,頓時下了一跳!
只見菩提樹下多了一個雪人。
“他……他不會死了吧?”少語哆嗦道。
“救人……快救人!”法會喊著。
就在少語要跑過去的時候,兩人驚訝的看到,雪白的地上憑空寫下了幾個字:“不用。”
兩人對望一眼,再看那雪人的時候,都有種看神的感覺。
“住持,咋辦?”少語問。
法會住持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施主既然沒事,那我們就不打擾了?!?br/> 兩人離開了。
這一日,法會讓少語將說法堂后面的門鎖上了,不允許任何人過去。
少語則負(fù)責(zé)守護(hù)那扇門,確保后面的施主,安靜的參禪悟道。
少語本以為,最多一年,那人也就該走了。
結(jié)果讓少語驚訝的是,這一晃兩年過去了,后院依然沒有動靜。
二年中,發(fā)生了很多事情。
當(dāng)初的小沙彌們終究凈不下禪心,有的則是受不得山上的苦,最終走了兩個,還剩下一個小沙彌跟這少語修行。
法會住持年齡大了,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
山上的事情,基本上都靠少語。
少語早晨挑水做飯,上午帶著小沙彌收拾佛堂,中午做飯,下午講經(jīng),然后是做晚飯,同時還要照顧法會。
可以說,少語成了這小小的寺院里唯一的依靠。
寺院越來越破敗,香火越來越少,甚至連新的僧人都不再有了。
又是一年寒冬,大風(fēng)吹來,落葉紛飛……
“都說天涼好個秋……我咋覺得,心也涼了呢?”少語坐在那鎖了兩年的門前,仰頭看著天,感嘆著。
遠(yuǎn)處傳來老主持法會的咳嗽聲,他立刻跑過去照顧老主持了。
他卻沒發(fā)現(xiàn),后院那菩提樹下的身影,第一次有了輕微的晃動,嘴里呢喃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dú)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qiáng)為之名曰大?!?br/> 若是有和江哲來自同一個時空地球的人,一定會聽出來,他說的是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五章的內(nèi)容。
翻譯過來就是:
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jīng)存在。
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dú)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huán)運(yùn)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