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昆正在演武,小六小七和三娘在一邊觀看。常昆的武藝,早以超過‘術’的極限,進入‘法’的層次。
人說技近乎道,常昆則早已經(jīng)超出這個層次。
一拳一腳看似平凡質樸,其中蘊含的真意卻能驚天動地。
旁觀者只有三娘能看出些道理,小六小七只是看個熱鬧。
這時候有侍女進來,對在旁隨侍的李娥低語幾句,李娥點點頭,打發(fā)她走了。又等了片刻,見常昆一路拳法走完,這才上前:“老爺,有一僧人拜門,求見老爺。”
常昆面露詫異:“僧人?”
李娥道:“浮屠教的僧人?!?br/> 浮屠教就是后來的佛教。此時被稱之為浮屠教,或者胡教。自明帝時得到官方承認,浮屠教便開始在這片大地上生根發(fā)芽,幾百年下來,漸已得到一些認可。
不過此時的浮屠教與后來的佛教還有很大的差別,仍處于馴服的過程,沒有形成后來佛教的完善戒律。
也就是還沒養(yǎng)熟。
僧人造反、娶妻、殺人,什么都能干。
常昆對佛教感官不怎么樣。這取決于他的性格。常昆更認同道家貴生的理念,著重于‘現(xiàn)在’的努力,而不是以對‘現(xiàn)在’的徹底妥協(xié)去換取可能會有的‘未來’。
說起來在這個世界,常昆不是沒遇到過僧人。當初在北方殺來殺去的時候,就見過。一些僧人跟胡人頭目關系良好,常昆殺胡人頭目的時候,還順手料理過幾個。
這會兒忽然聽到有僧人來訪,常昆難免有點詫異。
不過上門是客,常昆打算見一見。
披上單衣,常昆跟小七她們說了一聲,便自出了后院,到前院客廳,見一僧人屋里坐著正閉目養(yǎng)神。
聽到動靜,僧人睜開眼站起身,躬身合十道:“竺法深見過常君?!?br/> 僧人三十多歲模樣,光頭,衣著絲帛,神色溫和。
浮屠教的僧人剃頭受戒是從曹魏年間開始的。至今不到百年。許多戒律尚未成熟,更不論百衲衣什么的了。
加上頭發(fā),說他是個世家子都沒問題。
“竺法深?”常昆大馬金刀道:“我不記得跟浮屠教的僧人有什么關聯(lián)。你今天到我這里來,有什么事?”
竺法深道:“只因緣之一字。”
常昆笑出聲:“你跟我談緣?莫非以為我常昆榆木腦袋好糊弄?說吧,你想干什么?!?br/> 要說緣,也有。常昆殺胡時順手宰了幾個僧人,這也算是緣。卻是惡緣,不是善緣。
“小僧走到這里,見人杰地靈,意在此立一寺,以宣揚釋迦牟尼經(jīng)典?!斌梅ㄉ畈⒉粸槌@ブ绷业恼Z氣而色變,仍溫吞吞模樣。
“立寺?”常昆道:“你來錯地方了。我田莊沒有一分多余的地給你建房子?!?br/> 言罷起身:“我就不招待你了,請便?!?br/> 走了。
竺法深風中凌亂,一時無言。在侍女的虎視眈眈之下,只好離開了莊子。
這件事對常昆來說只是雞毛蒜皮的日常,并未放在心上??蓻]料到竺法深竟不依不撓,連續(xù)幾天游走在田莊,逮著人就給講經(jīng),令人煩不勝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