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佟經理的高談闊論中,楊不凡最看不起的就是一句話。
這句話是:“我也不是專業(yè)的,但我覺得這個事情可能是這樣的……”
如果此時楊不凡手上有臭雞蛋,爛柿子,臭襪子之類的東西,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扔過去。
四十多歲的人了,就憑自己是女人,就可以在這耍流氓嗎?
你不專業(yè)大家都知道,但你自己還非要掛在嘴邊干什么?
就是說如果你說對了,就是你水平超絕,如果說錯了,就是你不專業(yè),誰也不能追究你的責任唄?
你不專業(yè)!
你不專業(yè)你憑什么當上的質量經理啊,普通員工一個月只賺四五千塊,你一個質量經理的工資是普通員工的三倍以上。
給你這么高的工資你還不專業(yè),騰飛工廠要你何用?
楊不凡作為一個旁聽生,那真是越聽越氣,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起來了。
至于其他的部門領導,大體上的水平,楊不凡也看了出來。
首先說說明星級部門領導,設備部經理,彭永強。
這一位在楊不凡的心中,那絕對是傳奇人物。
甚至昨天楊不凡還在心里感謝了一下這位的騷操作,要不是他把機器弄停了,楊不凡絕對不會那么快晉升成為lv2級別的廠狗。
但是從開會時候的狀態(tài)來看,這大哥可能有病。
對,不是血稠造成的腦供氧不足,就是神經衰弱,反正這位是完全把質量分析會當成補覺的地方了。
從會議開始,他就在點頭,整整點了兩個小時了。
高手,這是個高手!
除非是點名,點到彭永強頭上了,他才會垂死病中驚坐起,用一臉茫然的眼神看向大家,然后迷迷糊糊的回答問題。
而他回答問題的方式也很奇葩。
“我認定這不是設備問題?!?br/> “這個問題,經過排查,我認為不是設備問題。”
“我建議從技術設計上進行分析,從設備情況上分析,豈不是本末倒置?”
“大家現在的分析已經陷入了誤區(qū),不能什么事情都考慮設備問題,這太片面了!”
……
這位大哥的發(fā)言,如果做成鬼畜視頻一定很好玩,沒準還能大火呢。
當然,分析會上的高手不僅僅只有彭永強一位。
還有一個三人相聲組合,他們就是總經理許輝,生產部經理于鑫,生產部車間主任許峰。
這三位會議參與度極高,一點也不困,反而積極發(fā)言,互相之間眼神交流極多。
總經理許輝每說一個問題,就會看一眼生產部經理于鑫,而于鑫馬上就會給出一個反饋,不是深情的點頭,就是緊皺眉頭思考片刻,然后再深情地點頭。
如果遇到生產部的問題了,于鑫會高談闊論一番,然后順便點一下許峰的名字,說一句“對吧許主任”。
車間主任許峰這個時候會非常明確地回復一句“對,經理,確實是這么一個情況”。
而此時,總經理許輝也會緩緩點頭,然后指示質量部經理佟莉好好記錄剛才的解決措施。
佟莉這個時候往往一臉懵逼,完全不知所措……剛才的相聲中,怎么就有解決措施了?
但是她又不能不寫,然后就開始閉著眼睛分析,然后一通亂寫,反正她也不知道這幾位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既然總經理都說記錄了,那就記錄吧,就這么定了。
楊不凡是旁觀者清,很快就發(fā)現其中的套路。
原來這里面還有派系之分啊,明顯生產部經理于鑫就是總經理許輝的人嘛,而車間主任許峰更是馬首是瞻,一副幫派內雙紅花棍的架勢。
許輝……許峰……這名字很相似啊,是不是有什么親戚關系?
而質量部經理應該不是總經理的人,但好像也不是副總經理的人,因為她提出的一些分析,往往都是副總經理趙文明否決的。
但偏偏技術部經理,那個對自己好感度只有22的蕭志龍,好像是副總經理派系的。
因為一個產品質量問題,如果經過了總經理團伙的一番胡扯,往往分析結果不是設備問題,就是技術問題。
而這個時候一直在打字的副總經理趙文明,往往會站出來說幾句,如果有五個鍋,一般能幫忙摘掉兩個,順便再把其中一兩個扣回生產部,如果扣不到生產部腦袋上,就干脆扔給設備部算了。
而一些邊緣部門,比如物流部,采購部,銷售部等,全程都在劃水裝啞巴。如果有實在推脫不掉的責任,這些部門的領導才會跳出來掙扎一番。
這分析會表面上歡聲笑語,實際上卻是暗流涌動,充斥著勾心斗角。
從楊不凡的角度來看,這些人中根本沒有一個真正考慮如何解決問題的,都在拼盡全力的甩鍋。
甩鍋,背鍋,再甩鍋,再背鍋……如此循環(huán)往復,時間也在這樣的狗扯羊皮中飛快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