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知禮的推脫,在唐順的意料之中。
因此,唐順也不再推辭,欣然受領(lǐng)下來。
“高掌柜,借副手套!”
唐順看向高掌柜示意了聲。
高掌柜不敢含糊,急忙遞過來一副白手套。
唐順接過,迅速套上,便是起身,轉(zhuǎn)著這尊青銅方鼎仔細(xì)端詳起來。
轉(zhuǎn)著圈看了一遍,唐順又貼耳上去,屈指輕彈了下鼎身。
屏息凝神,仔細(xì)聆聽了下鼎身反饋的聲音。
唐順就又開始嘗試抱起方鼎,蹙著眉頭掂量了起來。
看著唐順的動作,顏知禮的目光閃爍起贊賞之色,不著痕跡的微微頷首。
僅從這套動作,就可以看出唐順的本事。
這是行家!
鑒別古物,一般有三個竅訣。
一看,二聽,三量。
所謂的看,便是看包漿,看釉色等表面東西。
聽,則是聽古物的材質(zhì)和完損程度。
這個竅訣,主要是針對青銅陶瓷等硬物件。
這些物件輕敲之下,不同材質(zhì)的物件,會反饋出不同的聲音。
完整無損,和破碎拼接的東西,反饋的聲音也各有不同。
至于最后的量,不是丈量大小長短,而是掂重量。
同樣的,不同材質(zhì)的物件,密度不同,重量自然也各有不同。
一般而言,鮮少見到行家大師用這個竅訣。
因為大多數(shù)的時候,需不著這一步,前面兩步都可以看出來差別。
另外,尋常古物的重量差別出入也不大,對力量不夠敏銳的人,也是很難分辨出來的。
所以,多數(shù)專家,都鮮少掂量。
但唐順上手,運用嫻熟,足可見他的功底,絕非常人能及。
大約十分鐘之后,唐順便放下了鼎,慢悠悠地拆掉了手套。
“怎么樣?”
李老板率先發(fā)問,迫不及待。
唐順放下手套,看了李老板一眼,道:“李老板以為,這尊鼎,是哪個時代的?”
“???”
李老板愣了下,反應(yīng)過來,應(yīng)道:“賣給李某的人,稱是西周時代的。”
“那就假了!”
唐順淡然一笑,口吻十分篤定。
“這個出處,高掌柜已經(jīng)講了,只是沒來得及細(xì)說?!崩罾习逦⑽㈩h首道。
對于唐順的評價,李老板并不意外。
在這之前,高掌柜已經(jīng)說過,這尊鼎并非西周時代的,而是后時代仿制的。
唐順聞言,笑了笑,道:“疑點很多,李老板想聽,我可以慢慢說!”
“請講!”
李老板微微抬手,客氣示意。
唐順點了點頭,也不拖沓,便是指著鼎壁上面的瑞獸浮雕。
浮雕瑞獸乃是一只貔貅,腳踏祥云,昂首向天,顯得威武霸氣,栩栩如生。
唐順手指劃過這只貔貅浮雕,指尖落在了貔貅的腳趾。
然后看向李老板,道:“李老板請看,這只貔貅的四肢腳趾,是不是稍稍向內(nèi)彎曲的?”
李老板依言看去,但僅憑肉眼,卻是沒法看清。
貔貅的腳趾,連接祥云,幾乎鑲嵌在其中的。
露在外面的并不多,單憑肉眼,是很難看破的。
所以,李老板急忙拿起一枚放大鏡,湊上前去仔細(xì)觀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