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嬤嬤現(xiàn)下也在煩惱,這幾天她也看到了下面人心渙散的局面,但也沒辦法整頓。姑娘去的太突然,都沒來得及留下什么話就香消玉殞了,而于府現(xiàn)下也散了,只有個大姑娘嫁的五品官家還好的,她也請人上門去拜訪過,但人家一聽來人就門一關,避之不及。
她倒沒意外,只是試一試罷了,她素來看不慣大姑娘那作罷,明明是個心思歹毒的但就會在老夫人和姑娘面前裝得純良無比,她一直覺得那次姑娘參加游園會落水被商戶之子相救就有大姑娘的手筆,她也試著和姑娘提過,但她姑娘到底太天真,沒有完全相信,只整天抑郁寡歡,以淚洗面。
現(xiàn)在出了這種事,她就特意請人上大姑娘門去,看她口口聲聲姐妹情深是個什么模樣。果不見然,一試就露出端底,她家姑娘故去好幾天,都快出殯了,也沒見“姐妹情深”的大姑娘派個人來慰問一下。
于嬤嬤心下氣憤,又為姑娘早逝傷痛不已,但這時期還得打好精神,她還有個小小姐需要照顧。一想到這林府在喪儀時期還惦記著接管姑娘的家產(chǎn),她就為姑娘更是悲哀,商戶人家果然滿身的銅臭味,無才無德,不曉禮義廉恥。
這于嬤嬤對林府有這么大意見,也完全是林家行事鄙薄造成的。
這林府素來在京城名聲不顯,發(fā)家也就這一兩代人的事,祖上曾是京城郊外的一名農(nóng)戶,后來不知怎么發(fā)了財,做了客棧酒肆的生意,也是他們有點財運,不過兩代,倒是積累了偌大一筆錢財。
但家有余財,卻無地位,這林家一家人素日想的是改換門庭,抬高自身地位,但家族子嗣雖豐,奈何無一人是讀書的料,這靠科舉晉升是絕不可能的事。
這林家較勁腦汁一心想往上走,就想著攀上幾門書香或顯貴的親。但這京城官不缺,富貴人家也不缺,這聯(lián)姻也看究底,旁人一查他們家底,知道他們根底不厚,發(fā)家也不過一兩代人,這比起京城有名有姓的豪富之家差得遠了,哪里夠得上官家聯(lián)姻的標準。
也是林春城好運,被貴人看上,平白設計得了那么一樁好親事,正當整個府里歡喜無限,暢想以后搭上于尚書的路一家騰云直上時,于府突然倒了。這晴天霹靂震傻了林府上下,隨即消息傳來,正在生產(chǎn)的林家小姐也難產(chǎn)而亡,只留下一個弱弱的女嬰。
這幾天,林春城四處打探,想知道于府到底有沒有救,或者說有沒有起復的希望。但得到的回答都不樂觀,于府這次的事情不小,卷入奪嫡風波中,遭圣上厭棄,太子痛恨,被投靠的皇子推出來當了替罪羊,以后不管這兩方哪方上臺都落不著好。這林春城還不死心,聯(lián)系上那位“貴人”想了解一下情況,但那位“貴人”連面都不露,也可能是自身難保了。
林春城“唾”了一口,哀嘆自己時運不濟,早知道攀什么尚書的親呢,娶了心儀可人的表妹不就好了。
林春城心里可人的表妹此時看著靈堂里停著的靈柩,心里又是暢快又是痛恨。這眼中釘肉中刺就這樣突然沒了,讓原本想著只能當個妾室的表妹鄭玉娘高興壞了,她做夢都要笑出聲來。
作為和林春城青梅竹馬長大的表妹,鄭玉娘一開始就是奔著當林家兒媳的意來的。鄭家原先也和林家一樣是京城郊外的普通農(nóng)戶,但一遭林家發(fā)家崛起,鄭家卻還是土里刨食的莊戶人家,讓鄭家人心里都不是滋味,但這種不快在鄭家仗著嫁入林家的妹妹得到越來越多的好處時也消失無蹤了。鄭家得到的好處越多就越想吊在林家這棵樹上吸取養(yǎng)分,想著長長久久的綁定兩家莫過于再結一門親。
也幸好嫁入林家的鄭家妹子是個愚孝的,把娘家的利益看得比林家還重,經(jīng)常偷偷的把林家的東西往鄭家搬。而這鄭家妹子也是個好生養(yǎng)的,為林家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妥妥地坐穩(wěn)了林家老夫人的寶座,即使林家發(fā)家后林父又納了不少妾室生了其他子女也沒動搖她的位置。
鄭家的打算,對于一門心思想往上爬的林父當然是不同意的,但耐不住有個拖后腿的林家老夫人。本著從小培養(yǎng)的感情更深,鄭玉娘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到林老夫人教養(yǎng),成天和林家?guī)讉€小子玩在一處。
這鄭玉娘從小被鄭家灌輸著要嫁給林家長子,也就一門心思的放在林春城身上,余者一概看不見了。也是鄭玉娘長相嬌柔漂亮,這長久相處下來,她倒還真的被林春城放在了心上。
林春城是林父親自培養(yǎng)的接班人,也繼承了林父一貫的往上爬的思想,到了成婚年紀,也想著娶一門貴親改換門庭,當然他心中想如果能娶到最好,要是實在娶不上就娶心儀的小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