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和,你寫的是什么”,王季頗為好奇李嘉和寫的是什么。
“我寫的是黑與白,世上的一切不是非黑即白的。許多事都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對錯,只有利益罷了。不是一個人他做了一件壞事,就代表他是壞人;也不是做好事的就是好人”,李嘉和說。
“看起來好復雜啊”,王季用手拍了一下腦袋,看起來有點迷茫。
“就像你看見一個人餓壞了,你去河里抓了一條魚給她吃,那么你是壞了嗎?”
李嘉和對王季說。
“啊,我怎么可能是壞人啊”,王季越聽越迷茫了,王季在腦海里畫了幾個圈圈。
我是壞人,不是,我怎么會是壞人,我還給他捕魚了,所以我不會是壞人啊。王季被李嘉和的話繞的暈頭轉(zhuǎn)向的。
“你把魚給他吃了,你對魚有何其殘忍,魚何其無辜,居然要被吃,你有問過魚的感受嗎?”
李嘉和向王季說,仿佛要向她揭露社會的黑暗。
“啊,魚不該吃嗎?”王季真的暈了。
“魚不就是讓人吃的嗎,魚能被吃就是它前世修來的福氣,那是他的價值所在?!崩钚廊煌蝗徊遄斓?。
“啊,怎么能那么說,那太殘忍了”,王季說。
“怎么能叫殘忍,那叫現(xiàn)實。比如魏晉五胡亂華時,人還不是事物,那才叫殘忍”,李欣然說。
“停停停,先停一下,先讓我想一下,我先理理思路,腦子都混亂了”
王季叫她們都停下來,開始思考了起來。
李嘉和說這世間事物不是非黑即白的,人也不能用好人和壞人來評價的。
然后又扯到魚身上了,這跟魚有什么關系。
然后又說把魚吃了殘忍,有道理,可是魚不能吃嗎?
嗯,她的意思是吃魚殘忍那是對魚來說,但是對人來說就是善良的。
可是這對魚來說是不公平的,難道魚只能任人宰割嗎?
然后李欣然又說魚就是被人吃的,被人吃就是它的榮幸,好像是這個樣子。
可是越來越奇怪了,魚只能是被人吃的嗎?
那樣人不就是魚眼里的壞人嗎?
對,沒錯
在魚眼里我們?nèi)祟惥褪菈娜恕?br/> 所以說人不是非黑即白的,起碼在魚眼里,我們就是黑的。
在被我們就的那個人眼里,就是好的。
就是那么簡單。
因此不分好人和壞人,好人和壞人只是相對來講。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有點只是利益與立場的不同罷了。
那么這跟五胡亂華有什么關系。
記得歷史老師講過,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屈辱史。
那么他是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告訴我們那段歷史多么黑暗嗎?
嗯,好像那個時期人可以作為食物,也就是說,可以吃人。
這什么人間地獄,居然可以吃人。
太可怕了。
那么就是說,有些時期是可以吃人的。
只要是沒食物吃了,就會把人當成食物。
既然可以吃人,那吃魚有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所以這就是社會上的黑暗。
黑的一面有了,那么白的一面呢?
就是救人,人可以善良,可以舍己救人,這就是白的一面。
因此人可以有黑有白,兩者之間不沖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因此這就是黑白,無關是非對錯。
只是相對而言。
跟物理很像,要有個參照物,兩者之間才可以進行對比。
“我明白了,是不是一個人對一些人來說是正義的,對另一部分人來說就是邪惡的。其實他人評價這個人的對錯就是從他人的角度來看,也就是立場不同,是嗎?”
王季對著她們說。
“嗯,沒錯,就是這樣”,李欣然贊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