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
????張三豐(生卒不詳),名全一,號玄子,以其不修邊幅又號邋遢,南召縣人。元末明初著名道人。清乾隆十一年《南召縣志》卷二中有這樣記載:南召縣太山廟鄉(xiāng)口子河里有“張三豐故里石碑”一通,碑后有其草庵遺址。1917年此處立“張三豐初居此地,而道成于天寶觀”石碑一通。(一說遼東懿州人)由于張三豐的神名噪起,明朝皇帝又給他三個賜號。即明英宗賜他為“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史書記載張三豐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髯如戟,寒來暑往僅一納衣,雨雪天氣蓑衣著身。
????1258年,宗教界爆發(fā)了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辯論。蒙古大汗蒙哥親臨主持,嵩山少林寺長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張志敬分別率隊參加舌戰(zhàn),結果道教遭到慘敗。從此,道教日漸衰沉。但一個世紀后,張三豐在武當山創(chuàng)立一個新的道派——三豐派,掀起了中國道教發(fā)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為武當武功的創(chuàng)立者。
????一、儒、佛、道三教同一
????張三豐年幼時教他學習道教經書的啟蒙老師是碧落宮的白云禪老張云庵。中年時與他論玄談道、使他毅然出家的是丘真人。老年時終南山傳播秘訣,使他得道的是火龍真人。這樣,不僅自己出自低微,而且所跟隨的這三位道士也皆不見于經傳,在社會上影響很小,收不到驚世駭俗的效果。于是,張三豐在自稱江西龍虎山張?zhí)鞄煹暮笠岬耐瑫r,還自稱師承華山睡仙陳摶老祖。他在《蟄龍吟》最后幾句道:“天將睡法傳圖南,圖南一派儔能繼,邋遢道人張半仙?!彼衷凇短珮O煉丹秘訣》中稱陳摶為“希夷老祖”,稱火龍先生為“吾師”,并宣稱,火龍之所以沒有名氣,是因為他輕視浮名,所以連姓名都沒有留下,僅僅給后人遺留一首絕句便離開了人間。其絕句云:“道號偶同鄭火龍,姓名隱在太虛中。自從度得三豐后,歸到蓬萊弱水東。”后來,崇奉張三豐的清代道士李西月因此而將三豐派歸為以陳摶為代表的隱仙派,并排列其師承統(tǒng)序為:“麻衣傳希夷,希夷傳火龍,火龍傳三豐。”事實上,陳摶是否有火龍這個弟子,還大有疑問。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張三豐確實繼承了陳摶以來道教宗師的三教同一學說和內丹煉養(yǎng)思想。
????誠然,自唐以來三教合流已是一股強大的潮流,但三教的彼此攻伐卻從未停止過。元朝時有儒士論及三教,說佛是黃金,仙是白玉,儒是糧食,指出金玉雖貴,但有它無多,無它不少,而社會不可一日無糧。這個視佛、道如金玉的比喻背后隱藏著對佛、道的貶斥。張三豐倡三教同一之說,實際上是為道教辯護,替“邪道”開脫。他只承認有正邪之別,否認有三教之分,所謂三教不過是創(chuàng)始人不同而已。他說,儒、佛、道都講道,它們的社會功用都是“修身利人”,“儒離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成佛,仙離此道不成仙”,儒家“行道濟時”,佛家“悟道覺世”,道家“藏道度人”,同孔子一樣,老子所傳的也是“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理論。儒家修養(yǎng)人道,仙家修煉仙道。張三豐把二者聯(lián)系起來,以修人道為煉仙道的基礎,強調無論貴賤賢愚,老衰少壯,只要素行陰德,仁慈悲憫,忠孝信誠,全于人道,離仙道也就自然不遠了。他巧妙地把道家的內煉思想同儒家的道德學說牽合在一起,說:“人能修正身心,則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這些說法較之于先前的道教宗師可謂別具一格。張三豐還別出心裁地給儒家倡導的仁義與道家煉丹的鉛汞畫等號,稱“仙家鉛汞即仁義的種子”。在他那里,陰陽家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儒家五德的仁義禮智信和人體五經的肝肺心脾腎是一一對應的。他在《五德篇》中說:“仁屬木也,肝也;義屬金也,肺也;禮屬火也,心也;智屬水也,腎也;信屬土也,脾也?!毙挠形宓拢碛形褰?,天地有五行,皆缺一不可,心無仁者必無養(yǎng)育之念,其肝已絕,而木為之槁枯;無義者必無權宜之思,其肺已絕,而金為之朽鈍;無禮者必無光明之色,真心已絕,而火為之衰熄;無智者必無清澄之意,其腎已絕,而水為之昏涸;無信者必無交孚之情,其脾已絕,而土為之分崩。所以說“德包乎身,身包乎心,身為心用,心以德明,是身即心,是心即身,是五德即五經,德失經失,德成身成,身成經成,而后可以參贊天地之五行”。這種觀點的奇妙是空前的,其比附也是絕后的,沒有多少科學價值和社會作用。
????二、內丹煉養(yǎng)
????張三豐著述豐富,諸如《大道論》、《玄機直講》、《玄要篇》,被后代收積成集,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張三豐先生全集》。其中不少篇章為后代奉道者所推崇,稱他的《大道論》窮盡性命歸真之道,發(fā)微圣賢仙佛之理。不過,張三豐的杰作當稱《無根樹》丹詞。千百年來道家理論玄奧,文字晦澀,不能為社會所廣泛接受,從而阻礙了道教的深入傳播。張三豐采用歌詞的體裁、通俗的文字把玄奧的修真理論化為膾炙人口的曲詞《無根樹》。這篇無根樹共24首,包含了張三豐的全部修真理論和方法。只要細細領悟他的《無根樹》,就會打開通玄路,就能步入仙道門,正如他在《自題無根樹詞》中所說的那樣“要知端的通玄路,細玩無根樹下花”。現(xiàn)擇其中幾首以窺探張三豐的修煉主張。
????無根樹,花王幽,貪戀榮華誰肯休。
????浮生事,苦海舟,蕩來飄去不自由。
????無岸無邊難泊系,常在魚龍險處游。
????肯回首,是岸頭,莫待風波壞了舟。
????丹詞開宗指出人生貪戀榮華富貴,猶如在苦海里漂泊,時常處在危險之中,規(guī)勸世人要超脫名利,及時修煉,“莫待風波壞了舟”。
????無根樹,花正微,樹老重新接嫩枝。
????梅寄柳,桑接梨,傳與修真作樣兒。
????自古神仙栽接法,大老原來有藥醫(yī)。
????訪明師,問方兒,下手速修猶太遲。
????這詩針對年老體衰者提出,如果老年不自暴自棄,煉好精氣神三寶,以性接命,仍然可以返老還童。
????無根樹,花正青,花酒神仙古到今。
????煙花寨,酒肉林,不斷葷腥不犯淫。
????犯淫喪失長生寶,酒肉穿腸道在心。
????打開門,說與君,無花無酒道不成。
????后代對這首詞的理解很不一致。一些人抓住末句“無花無酒道不成”,說張三豐為酒色神仙;而張三豐的崇拜者則把“花酒”解釋為人身元氣,并非實指煙花酒肉。其中“不斷葷腥不犯淫”和“犯淫喪失長生寶,酒肉穿腸道在心”倒似主張戒淫不戒酒。
????無根樹,花正孤,借問陰陽得類無?
????雄雞卵,難搶雛,背了陰陽造化爐。
????女子無夫為怨女,男子無妻為曠夫。
????嘆迷途,太模糊,靜坐孤修氣轉枯。
????張三豐以雌雄、夫妻的淺顯道理說明陰陽相搶的深奧理論,從而指出不能孤修性或命,而必須性(心理)命(生理)雙修。
????無根樹,花正圓,結果收成滋味全。
????如朱橘,似彈丸,護守提防莫放閑。
????學些草木收頭法,復命歸根還本原。
????選靈地,結道庵,會合先天了大還。
????描繪還丹的景象,點明只要毫不懈怠地修煉,即可把精氣神融合在一起,結成貌似朱橘、彈丸的純陽之物,就能返璞歸真了。
????無根樹,花正雙,龍虎登壇戰(zhàn)一場。
????鉛投汞,配陰陽,法象玄珠無價償。
????此是家園真種子,返老還童壽命長。
????上天堂,極樂方,免得輪回見閻王。
????此言陰陽相配、三寶合煉之法。如果性情持聚,精神凝結,陰陽相配,一氣混合,就完全可以達到返老還童、延年益壽的修煉目的。
????無根樹,花正奇,月里栽培片晌時。
????摯云手,步云梯,采取先天第一枝。
????飲酒戴花神氣爽,笑煞仙翁醉似泥。
????托心知,謹護持,惟恐爐中火候飛。
????這一首則主張采取口訣在乎性定情忘,回光返照,進而真氣自生,漸入佳境,就好像戴仙花、飲仙酒,其樂無窮。但是,得藥入爐又需要便宜溫養(yǎng),神明默運,謹守護持,一意不散,否則就會火候差失,爐毀丹飛。
????張三豐在內丹修持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諸如戒欲、采藥、煉藥等各有一首詞加以闡述。就其內容而言,可以說沒有超乎前人的獨到之處。但是,他卻突破了長期以來道學文字艱深玄奧的規(guī)束,把魏伯陽《參同契》、陳轉《無極圖》、張伯端《悟真篇》的煉形、保精、調神、運氣、歸真還原等修真理論以通俗易懂的歌詞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便是張三豐在促進道教思想傳播方面的貢獻。后世道眾因此對他的《無根樹》推崇備至,說它“吐老莊之秘密,續(xù)鐘呂之心傳”,不少道教宗師不厭其煩地對《無根樹》進行注釋闡發(fā),其中以清代龍門派傳人劉一明和內丹西派始祖李西月的注釋最為詳實和精到。對張三豐本人道教也極為崇拜。明清時出現(xiàn)的道教派別幾乎都同張三豐有聯(lián)系,寶雞三豐派、武當三豐派、王屋山三豐派、三豐自然派、三豐蓬萊派、三豐日新派等相繼出現(xiàn)。據(jù)統(tǒng)計,清末時奉張三豐為祖師的道派就達17個之多。其中不乏影響較大的派別,如道光年間李西月自稱遇張三豐親授秘訣,講道納徒,活躍于四川樂山一帶,創(chuàng)立了當時最大的道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