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瑤也在算利潤:一罐底料的成本連工帶料清湯的是一百二十文,濃湯的是二百文,滋補湯料是三百文。賣給酒樓的價格分別是二百二十文,三百文和五百文。按酒樓現(xiàn)在的用量,光底料一天最少能賺七八兩銀子,其他豆皮之類能賺一兩,一個鐵鍋賣給酒樓是一兩銀子,二十五個賺了十五兩。她自己覺得這利潤也很可觀了。
只是她覺得只賣一家酒樓,面兒實在是太窄了,應(yīng)該讓京城的官宦人家把鍋和底料買回去,自己去做,這樣既解決了酒樓供不應(yīng)求的局面,也讓自己的底料擴(kuò)大銷售。
于是她寫了讓酒樓代銷底料和鍋的信,叫曹忠送給孫老板,并承諾在肖瑤代銷的價格上,他可以每樣加二十文作為代銷的回報。否則將向其他酒樓供應(yīng)火鍋和底料。
孫胖子很識時務(wù)的答應(yīng)了。肖瑤把代銷的價格定為:鐵鍋,一兩二錢,銅鍋,二兩。清湯料,二百五十文,濃湯料,三百五十文,滋補料六百文。
此舉一出,許多在此吃了火鍋的人,紛紛買了鍋和底料問了做法,帶回家讓家里的下人們給自己家里的女眷做了吃。
每天又多賣幾十罐,肖瑤每天又增了幾兩銀子。孫老板也不吃虧。只是棲霞院的人們變得更忙了。
肖瑤為了給大家鼓勁,到十一月底,開始銷售僅十天,就給發(fā)了第一次工錢。最少的是兩個小丫頭,每人發(fā)了一兩銀子,秋月和小翠每人三兩,顧嬸和李嫂每人二兩,兩個送貨的小廝每人二兩。肖瑤告訴他們,這只是開始,下個月底工錢會是現(xiàn)在的三倍,過年時還要給每人發(fā)一個大紅包。幾個下人拿著錢都激動得不行,在那個時代,一兩銀子可以讓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生活三個月呢。
大家的干勁兒更足了,紛紛要求晚上加班,兩個小廝閑下來時,也主動向小翠要求幫忙,小翠就把一些力氣活兒交給他們做。
夏荷見給他們發(fā)這么多工錢,有點眼熱,悄悄問小翠,她可不可以偷偷參加?小翠來問肖瑤,肖瑤當(dāng)然同意,正是用人的時候,讓她聽小翠的安排,工錢和小翠一樣。為此,肖瑤專門給秋菊談了話,說她一人兼了其他三個大丫鬟的活兒,每月給她發(fā)雙份工錢,秋菊高興的答應(yīng)了。
肖瑤騰出時間,和顧嬸一起每隔五六天,做一種前世的飲食給王妃端去,也算是兌現(xiàn)給王妃的承諾。
肖瑤還拿出銀子,讓曹忠和李貴跟王府進(jìn)菜進(jìn)糧的角門看門人搞好關(guān)系,讓雇的送貨車,一大早就能通過角門直接來到棲霞院門口,這樣既便于裝車,又不會被人發(fā)現(xiàn)瓷罐的秘密。
一切都理順后,肖瑤讓曹忠又去定了一百個鐵鍋,還讓他再找一個好銅匠,定做一百個精細(xì)的銅鍋。她準(zhǔn)備把這些銅鍋賣給京里的達(dá)官貴人,這些人都是愛講排場的人,可以好好宰他們一下。
曹忠找銅匠的時候,偏巧遇上了滿臉胡子的銅匠,銅匠一見他就跪下謝恩,說他拿來的藥方救了他老娘的命,非要把上次做銅鍋的銀子退回來不可,曹忠看他是一片真心,就告訴他救他老娘的是自己的主子,他要真想感恩,現(xiàn)在主子正急著找好銅匠再做一百個銅鍋,如果價格合適,這個活兒你接了好好做也算是報答救命之恩了。
銅匠一聽,立刻干脆的說:“小哥,上次是急等著銀子給老娘看病。要價太狠了點,你放心,這次我一定把活干的又快又好,每個鍋,只要個成本價七百文。
曹忠是個心地善良的人,小姐給他說的價是一兩,他還是按一兩的價給他,只是讓他務(wù)必把活干的精細(xì)些,快些。銅匠千恩萬謝的把他送出老遠(yuǎn)。
曹忠回來跟肖瑤一說,肖瑤說他做的很對,那個銅匠的活還是做得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