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英,襄陽學老黃承彥之子,現(xiàn)年十四歲,一個比蘇策足足小了六歲的小丫頭,而就是這個小丫頭,由同樣是襄陽學老龐德公保的媒,即將嫁入荊南,成為武陵太守蘇策的正妻,將陪伴著蘇策走過這一生。
當然,這不能說蘇策太禽獸,欺負人家一個十四歲身子都還沒長齊的黃毛丫頭,其實,按著當時的風俗來說,應該是蘇策年紀偏大了,蘇策這已經(jīng)是屬于晚婚型人士。
因為大凡女子十三四成婚,男子十五六就得成家立業(yè)的,而蘇策拖到二十郎當,行了冠禮后,方才準備著成婚,這簡單就是一種不可理喻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說吧,就算蘇策于心不忍,然其手底下諸人,確是對于這樁婚事很是滿意,不為別的,就為著蘇策能夠更具有優(yōu)勢的去接受荊州。
當然,蘇策對于這位幾乎是未曾見過一面的妻子,內(nèi)心之中還是很快樂的,因為,他叫黃月英。
======================
堂前,當黃承彥手把手的把自己的女兒,交付到蘇策手上的時候,確是能看到他的臉中,帶著濃濃的不舍。
黃承彥一生之中,都在專研著墨門機關(guān)算數(shù)之學,直至年近三十,方才娶妻生子。
但,仿佛是天要注定如黃承彥這等英杰,是要孤獨一生一般,他的女兒,剛剛出世,他的那位相敬如賓的夫人,確因著難產(chǎn)而死去。
十數(shù)年來,黃承彥這位在外人看來,是風光無限,名滿整個荊襄的清流人士,他確只是一位可憐的父親。
十數(shù)年的含辛茹苦,撫養(yǎng)著這個孩子的長大。
從他丫丫學語開始,到他一步步開始蹣跚學步,再到開始教這女兒的第一本《三字經(jīng)》。
這其中的一點一滴,全都傾注著黃承彥所有的心血。<>
然而,就在前些天,他的好友,一位他很敬重的人,他突然到他家里來說,要為他家保個媒,讓他那年僅十四歲的女兒,出嫁給荊南武陵太守蘇策。
這對于黃承彥來說,無異于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崩塌。
對于蘇策,黃承彥同樣了解的很多。
黃承彥怎么說也是襄陽里諸多大姓之一,對于這位突然之間崛起于荊南的人物,黃承彥同大多數(shù)荊襄的權(quán)貴們一樣,自然是暗中關(guān)注著許多。
應該說,蘇策,他確實是一位年青而又有手段的人。
但,這并不是黃承彥想要的,他只想要自己的女兒這一生,能夠平安,快樂的生活。
但顯然,事與愿違了。
因為,來保媒的是名滿整個荊襄的龐德公,是襄陽四大家之一的龐家掌權(quán)人,而龐德公同樣還帶來了一封信,是那位水鏡先生司馬德操的信。
對于這一位相當于是整個荊襄旗幟一般的人物,黃承彥絕對是不敢怠慢的,何況,再加上龐德公的那一張利嘴。
說到最后,黃隨彥亦只得答應下了這一樁婚事。
納名,采吉,等一系列的步驟之后,而就在今天,這個大喜的日子里,黃承彥卻就這般,親手把自己的女兒,交給了眼前這個男人。
“一拜天地。?!?br/>
“二拜高堂。?!?br/>
“三夫妻對拜。?!?br/>
當充當司儀的劉曄,一句一詞認真地喊了出來的時候,黃承彥確有如木樁子般,就這么坐在那高堂之上,愣愣地看著蘇策。<>
他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但是,他也不敢肯定,這一樁政治婚姻自己這唯一的女兒是否能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