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起來,公孫大娘便喚李名到了桃花苑中,和他商量起關(guān)于樂技的學(xué)習(xí)計(jì)劃。
李名其實(shí)音樂方面也不算差,當(dāng)年在大學(xué)里,他曾得過校園文藝比賽的吉他彈唱三等獎。另外在周末食堂舞廳的樂隊(duì)伴奏時,偶兒也去臨時客串過幾次爵士鼓手。在宿舍中,他閑時則愛吹吹口琴、笛子之類的小玩意兒權(quán)作消遣。憑借這些,那時就有過不少朦朦朧朧傾戀他的大一大二清純女生,只是后來隨著與阿玉的談情及畢業(yè),全都不了了之。
只聽公孫大娘先給他介紹道:
「我大唐之樂,主要有九、十部伎,除繼承中原傳統(tǒng)的《燕樂》、《清商樂》外,大多是來自外域、外族的樂舞。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昌樂》等等?!?br/> 「這其中,諸部之首的當(dāng)為燕樂,所用樂器陣容計(jì)有:玉磬,方響,擋箏,筑,臥箜篌,大、小箜篌,大、小琵琶,大、小五弦,吹葉,大、小笙,大、小草篥,蕭,銅鈸,長笛,尺八,短笛,毛員鼓,桴鼓,貝等等?!?br/> 李名正聽的糊涂,想要開口,她卻又繼續(xù)道:
「燕樂之外,胡樂之首則屬龜茲樂,其陣容也不小,計(jì)有:琵琶、拍板、正鼓、齊鼓、和鼓、橫笛、篳篥、磬鼓、雞婁鼓、搖鼓、答臘鼓、毛員鼓、笏,排簫、箏、篳篥、箜篌,葉、笙、貝、銅鈸、大鼓等等?!?br/> 咳嗽了聲,他這才插進(jìn)去道:
「這許多樂器,我大都是頭次聽說,難不成都要去學(xué)一遍?」
白他一眼,大娘道:
「可能么?給你十個腦袋上百只手也不成,只要挑些主要的來學(xué)學(xué)就夠了?!?br/> 她去邊上取來一把螺細(xì)楓琵琶,揮手「叮叮咚咚」地彈了幾聲,道:
「譬如說這琵琶,就是最常用的。在名稱上,它有大琵琶、秦琵琶、五弦琵琶之分,乃改自直頸與曲頸琵琶,形制上保留了二者的特點(diǎn),演奏時宜直抱手彈。」
「另外的,又或如那箏、篳篥等,亦是較適合你學(xué)習(xí)的樂器之一?!?br/> 李名苦著臉,拿過琵琶左端右詳。但見它有四相十柱,背料大致象是用紫檀制成,頭部包括弦槽、弦軸、山口,身部則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與自己所會的西洋六弦吉它,倒有幾分相象之處。
當(dāng)下,他也沒多想,將琵琶橫抱在胸前,以彈吉他的姿勢隨手試了幾下音階,接著就輕輕拔奏起吉它的入門曲目《愛的羅漫史》來。
公孫大娘驚異地瞧著這一切,起初還以為他是在胡亂擺弄,然隨后聽到耳里的曲調(diào),卻是新奇中帶幾分優(yōu)美,不象是隨意拼湊之音,另外見到李名的品相變化手勢,也煞有章法,次序有致,不由她訝道:
「你這是何彈法?好似有些法則,但又完全不為琵琶演技,曲調(diào)則是古怪又動聽?」
李名停將下來,這才不好意思地抓頭道:
「哦,我倒一時忘形,就把它當(dāng)成吉它了……嗯,什么是吉它?……哦,是我以前在大學(xué)時……啊,不,是當(dāng)初我在師門學(xué)藝時,一種無聊時彈奏的類似琵琶的樂器,稱之為吉它。其實(shí)……它也是從遙遠(yuǎn)的異國所傳進(jìn),手法和曲調(diào)嘛,亦是如此……因本師門所在地靠近海域,多外來船商及水手,常有將吉它帶上岸來,我接觸多了,自然而然也就能跟著彈上幾曲?!?br/> 好不容易編出這番謊話,他心中不免發(fā)虛,鼻上和耳際早冒出了陣陣汗珠。
還好公孫大娘并沒追詢他師門的所在地,只是興致勃勃地問道:
「是么?這吉它何等模樣?與琵琶有甚分別?」
李名指向琵琶,用手比劃了一番,說道:
「嗯……比這琵琶再長些,多出了兩根弦,另外回鳴箱部分也要再厚大一些,形狀有點(diǎn)類似葫蘆,其它的倒似乎差不多?!?br/> 公孫大娘眼珠一轉(zhuǎn),道:
「既如此,我看你不要學(xué)這琵琶了,反正很難精通,還是以你熟悉的什么吉它上陣吧,這新奇之樂器和曲調(diào),在長安城中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必可一鳴驚人,壓倒那羅成?!?br/> 輪到李名吃驚道:
「這……不可吧,況且現(xiàn)時哪來的吉它?」
她瞪眼望住他問道:
「你不是說在師門里有嗎?回去拿不就行了?再不濟(jì)去問那些海外船員買總成罷?!?br/> 李名暗暗叫苦,自己隨口編的謊話,卻哪里去尋來?只好支吾道:
「這個……那海邊甚遠(yuǎn),來回怕不止兩月時間……另外我那吉它也早就壞了,取來也無用場……至于那些海外船員嘛……也不是個個都帶的有,萬一碰不到……」
公孫大娘聞言沒好氣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