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尷尬一笑,“我看蛇就別抓了,整籠子帶回去,讓檢驗(yàn)科的同事一條一條做檢測?!?br/> 于飛:“如果這樣,我們是省事,檢驗(yàn)科的要累死?!?br/> 老板聽著害怕了,疑問:“要把我的存貨都帶走?那我明天怎么開張?”
李白:“這些貨都是從哪里進(jìn)的?進(jìn)貨點(diǎn)相同嗎?”
李老板搖頭,“不同,大部分是從同一家養(yǎng)殖場購買的,也有從山民手里收的野生蛇,野生蛙和野兔子?!?br/> “進(jìn)貨單子給我看一下。”
老板拿出進(jìn)貨單子,是一疊小票,皺皺巴巴地用一個鐵夾子夾在一起。
從養(yǎng)殖場購買小票還算正規(guī),有具體時間地點(diǎn)和交易量,其他從山民手里購買的只是手寫的單據(jù),寫了物品的種類,數(shù)量以及交易價格。
“按照購買渠道不同,分類采樣?!?br/> 活物采集的重點(diǎn)對象是蛇和蛙。
蛙的采集相對容易,挑選幾只放入采樣罐里。
蛇抓起來就很麻煩,最后還是用飯店里的鐵籠子,沒有大號的采用袋,最后又生物安全垃圾袋包裹著鐵籠子搬上現(xiàn)場流調(diào)車。
李老板站在一旁看著疾控的人一直忙活著,心里既焦急又擔(dān)心。
擔(dān)心萬一真從這些野生動物里查出什么疾病,那可糟了。
李氏私房菜館的門口就是一條繁華的商業(yè)街,樓上是居民,樓下是商業(yè)街,旁邊還有一個大超市,平時人流量很大。
現(xiàn)在正是傍晚時分,天色漸暗,路上行人卻不少。
疾控一行人采樣完畢,正在將各類采樣箱往流調(diào)車上搬運(yùn)。
這么大的動靜,引來圍觀人群。
人群中有人跟李老板打招呼。
“李老板,我又來送山貨了。”
那人戴著皮帽,穿著草綠色的大棉衣,典型的山民進(jìn)城打扮。
他手里還拎著兩個竹簍。
李老板面色緊張,沖那人擺手,“今天不做生意?!?br/> 那山民面色焦慮,“咋不收了?之前不是都說好,我有多少你就收多少,我今天是趕了幾十里路送過來,你讓我在原樣帶回去?天都黑了,這兩簍蛇賣不出去,我連回去的路費(fèi)都沒有。”
李白朝山民招手,“你過來,我有事問你?!?br/> 山民朝李老板望望,又看一下李白,覺得他是個領(lǐng)導(dǎo)模樣的人,連李老板都有些怕他,于是走到李白跟前,“你想問啥?”
“把竹簍蓋子打開?!?br/> 山民照做,小心打開兩個蓋子,可以看到里面幾十條蛇糾纏在一起。
高猛躲在李白身后,于飛站在李白身旁,瞧得仔細(xì)。
山民見李白眉頭微微皺了一下,立刻解釋,“這些時候都沒毒,是我親手抓的?!?br/> 于飛:“現(xiàn)在是冬天,還能抓到這么多蛇?”
“蛇冬眠才好抓呢,找蛇窩,一下能刨出很多條?!?br/> 李白問站在一旁的老板,“你店里的野生蛇都是從他手里收購的?”
“嗯,一部分,他是我的老顧客?!?br/> 山民也跟著附和,“我經(jīng)常給李老板送蛇過來,而且我們村很多人抓到蛇也都送到這里,李老板給的價錢很公道。”
山民把兩只竹簍放在地上,就放在李老板腳邊。
李老板左右為難,若是拒絕了,以后貨源有問題,若是接收了,萬一這蛇真有寄生蟲,那就賣不出去也是賠本。
李老板拎起竹簍,遞給山民,“這次不能收,等疾控的檢測報(bào)告出來之后,確定你的蛇沒有問題我才能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