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行很守信,半個月后準時把拍賣圖冊郵,和拍賣邀請函一并寄到了李文華家里。拍賣圖冊上的拍品照片都拍攝的非常精美,把拍品最精美的地方都展現(xiàn)了出來。
再加上這個年代還很稀少的銅版紙,看上去更加吸引人,足可當做一本紀念冊存放下去。
事關自己的拍品,柳云飛翻開圖冊,第一頁自己的那對定窯梅瓶,經(jīng)過專業(yè)攝像師的拍攝,比肉眼看到的還要漂亮。
上頭標注的起拍價,也和柳云飛當初議定的一樣。那條項鏈,也上了圖冊,被安排在珠寶一欄內(nèi)。
緊接著,師徒兩個又開始對著這本厚厚的圖冊研究開了。
反過來調(diào)過去,只第二頁的一只被標注為明代早期的人物紋青花大罐,引起了師徒兩的興趣。起拍價二十五萬人民幣。
李文華看中的是瓷器上精美的繪畫,柳云飛看中的是這只罐子的價值。
這是一個大漏,因為罐子底部沒有款,所以拍賣行的人都誤認為是明代早期,也就是朱重八的洪武年。
但柳云飛認識它,這是后世收藏界著名的,元青花八大罐之一的三顧茅廬圖大罐,后來還被海外的一個基金會給收藏了。
元青花八大罐,指的是八個繪有人物故事圖像的青花大罐,除圖冊上的這個三顧茅廬外,還有昭君出塞,周亞夫細柳營,西廂記等八個。
最著名元青花大罐,當然就是后世拍賣價達到兩億人民幣的鬼谷子下山圖大罐。
就是因為鬼谷子大罐,后世的柳云飛才在網(wǎng)上搜尋到了這八個罐子的圖像。
這只罐子上的青花繪畫,不比鬼谷子下山圖畫的差。
圖中諸葛孔明身穿長袍,頭系軟巾,左邊一個書童捧書,右邊一個書童正在通報。
另一側畫的則是劉玄德三兄弟。其中劉備彎腰下拜一臉的焦急,關羽和張飛在一邊竊竊私語。
整副圖,把諸葛亮的隱逸瀟灑,劉備求賢若渴,張飛關羽不耐煩的樣子都畫的栩栩如生,展示了元代高超的繪畫技藝。
能遇上元青花大罐,這簡直是千年難得機會,趁著元青花熱還沒興起,這只罐子的價值還沒被收藏界所認知。
因為從后世過來的柳云飛知道這只罐子還存在爭議,所以這價格才定的怎么低,這真假的問題,還要到二十年后才會真相大白。
柳云飛和老師的收藏中盡管五大名窯的器物都有,可就是沒有元青花,這是件國寶,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流失。
柳云飛忽然有個想法,要是把這八個繪有人物的大罐子都湊齊了。。。。。。
沒來由的,柳云飛心里一陣悸動。
師徒兩一致決定,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拿下他,要是這回沒拍到,下回再想買,這價錢就大不一樣了。
柳云飛也是暗暗慶幸,多送了一條項鏈,不然這只元青花大罐就只能看不能拍了。
現(xiàn)在,他的想法就是兩件拍品全部都能拍出去,好有足夠的資金把元青花大罐給拍回來。就算一分錢的多余也沒有,他也愿意。
以下的半個月,柳云飛像是得了相思病,成天茶飯不思,連每日必修的書法也寫不好了。
還自嘲說是道心壞了,以至于心神不寧。他這是擔心世上有眼光的人太多,元青花一上拍,價錢就會被炒上去。
好容易熬過半個月的煎熬,柳云飛師徒再次直奔斜橋大飯店。
因為是拍賣,今天飯店就安靜多了,沿著指路的標志,柳云飛師徒很容易就找到了大宴會廳。
這是個很高大的殿堂,站在高大寬敞的大廳,人顯得非常渺小。
地上鋪的是天然的純白色大理石,年頭用得久了還起了包漿。屋頂距離地面足有三層樓,一邊是整排的落地窗戶,把大廳照的非常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