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天三奶奶想盡各種辦法,給易秋雨弄了許多下奶的食物。
鯽魚湯,豬腳花生湯,還將用來下蛋的兩只老母雞也給殺了。
易秋雨的身體素質本來就易于常人的好,再有這些食補。小家伙的口糧足得都吃不完。十天時間,已經從皺巴巴的小猴子進化成粉嫩粉嫩的小小胖了。
也好在三奶奶家住在村尾,又是獨門獨戶。否則,這每天都有肉香傳出來,還不得眼紅死一大批人。
而且,因為村干部的有意為之。易秋雨母子的事情并沒有在村子里傳開。甚至,除了幾個了解情況的村干部及家人之外,都沒有人知道三奶奶家多了兩口人。
直到十天之后,易秋雨做完月子來到村委會領工。大家才知道村里來了這么一位下放之人。
得知她的來歷,大部份村民都保持著警惕。采取不接近,不得罪的觀望態(tài)度。
這也正是易秋雨最容易接受的態(tài)度。
她雖然不排斥與村民相交,卻沒有融入他們的想法。必竟代勾太深,她不想委屈自己去迎合別人。更無法要求別人跟上她的思維。
所以,互相遠著些,才是正確的相處之道。
當然,人是群居生物,易秋雨也不可能真的將自己弄得與村民各各不入。
在穿衣打扮上,她盡量忽略掉自己的審美觀。讓自己盡量融入當地的民俗風情。
還有在開工的時候,她沒有接受張大姐的安排,去與孩子們搶放牛的活。而是與村里的婦女們一樣,接受了七分制農活。
所謂七分制農活,就是做一天工,給七個工分。
這是大生產時期普遍采用的工分制度。
是按照工種的難易程度來劃分的工分制度。
壯年男人一天的工分是十分。成年婦女一天是七個工分。老人孩子們一般是五個工分。
年底的時候,按照工分來攤派收入。工分越多,分到的糧錢也就越多。
所以,這時候每個家庭的勞動力,直接影響到家庭的收入。
大人少孩子多的人家,大部份糧食都不夠吃。
易秋雨現(xiàn)在還沒有分糧,她吃的都是村里借給她的口糧。十五斤糙米,二十斤紅苕干,要一直吃到一個月之后的夏糧分下來。
老實說,這點口糧都不夠現(xiàn)在的她半個朋的量。主要是少油少鹽,外加每天干著體力活,飯量之大,真的是很嚇人。
好在有張三奶奶的接濟,才不至于讓她餓肚子。
然而,張三奶奶的存糧本身也不多。她現(xiàn)在吃的可是三奶奶下半年的口糧。
沒辦法,易秋雨只能再度打起空間的主意。
易家家主的初級權限,只得到一屋子書。不知道李家家主的初級權限是什么呢?
她又回到李家家主試驗地。
經過幾次闖關失敗。她干脆回到起點——嬰兒室。
她想,既然是因為小時候沒有接受過李家的精神力訓練才無法通關。不知道現(xiàn)在還能否補習?
驚喜的是,竟然真的讓她找到了補習之法。
這是李家孩子三歲之時的訓練方法。
這個方法就是用精神力在空間里的專用藥圃里種植各種藥材。這樣即可以訓練精神力的精準度,也可以熟悉了解各種藥材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