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更,求一下月票)
大雪飄飛,寶華山素白一片,青碧色的湖水也靜止無波。
韓謙裹著一領(lǐng)裘袍,暖和得就跟小火爐似的,站在船頭迎風(fēng)而立,卻不覺有多少寒意。
龍雀將軍府在桃塢集開粥場賑濟(jì)、收編饑民的消息傳開來,四城饑民聞風(fēng)而動,立時就往寶華山南麓涌來,但主要受太子一系控制的兵部,則派員在赤山湖北岸設(shè)立關(guān)卡,甄別確實(shí)是染疫饑民才許攜家進(jìn)入,而且數(shù)量還嚴(yán)格限制在一萬兩千五百戶。
這也是對應(yīng)龍雀軍的兵戶數(shù)量上限,甚至還將桃塢集之前的幾百民戶全部驅(qū)趕出去,以免為三皇子臨江侯楊元溥所用。
之前出城看饑民擁擠在河灘溝谷之間,場面已經(jīng)相當(dāng)慘不忍睹。
這時將三四萬人集中收攏到秋湖山別院下面的桃塢集,一個個都面黃肌瘦、有氣無力,其中差不多有半數(shù)的人瘦得皮包骨頭之余還挺著一個大凸肚子,場面仿佛修羅地獄,簡直可以說是恐怖了。
“我說安寧宮那邊怎么就不橫加阻撓了,這他娘不要說上陣捉對廝殺了,要能編了一支扛住刀槍的兵馬來,小爺我都跟他姓?!瘪T翊隔著百余丈看岸灘上的慘淡,他之前還抱怨這次沒有授到一官半職的實(shí)職,僅僅是作為陪讀及將軍府從事,繼續(xù)追隨在三皇子楊元溥的身邊,但這時候卻死活都不肯讓船靠岸。
這一次重編龍雀軍,信昌侯府可以說是最大的贏家。
除了李沖任錄事參軍,在三皇子身邊,主掌龍雀軍諸曹文薄以及監(jiān)察軍中將吏等權(quán)外,信昌侯長子李知誥還是擔(dān)任直接領(lǐng)兵的第一都虞侯,以及第二都虞侯柴建,又是信昌侯李普的次女婿。
而信昌侯幼女李瑤與三皇子也將計(jì)劃于年后正式成婚,信昌侯府可以說是完全將籌碼都押注到三皇子楊元溥的身上了。
看到圣旨時,馮翊還抱怨天佑帝即便默許信昌侯府成為支持三皇子楊元溥的主要力量,但也不應(yīng)該讓信昌侯府對龍雀軍滲軍如此之深,今天看到赤山湖北灘的情形,馮翊則多少有些興災(zāi)樂禍了。
在他看來,這里壓根就是一個無底坑啊。
收編染疫饑民,重振龍雀營,朝中每年僅能多擠出兩千萬錢作為龍淮軍的軍資及屯田所用,但這點(diǎn)兵餉養(yǎng)一兩千精銳都很勉強(qiáng),不要說安置三四萬染疫饑民,更不要說添置兵甲了。
信昌侯府或許財(cái)大氣粗,但看湖灘這些病入膏肓的染疫饑民,投再多的資源,將來能撿選出一兩千名合格的兵勇,馮翊都覺得夠嗆。
當(dāng)然,馮翊才不會同情信昌侯,他心里還在記恨李沖給他及孔熙榮、韓謙設(shè)下圈套、逼迫他們就范,只想著怎能才能不被卷進(jìn)去。
趙無忌、趙闊站在韓謙身后,看著岸灘上的情形默不作聲;船頭還擺了一張小桌、一只泥爐,趙庭兒、晴云蹲在那里給韓謙他們燒水煮茶。
趙庭兒清麗無比,晴云臉上卻覆著猩紅色的鬼面胎斑,一美一丑在韓謙身邊卻也相映成趣。
船夫在船尾搖擼。
“那個人是沈漾先生?”孔熙榮眼尖,看到湖灘東側(cè)用竹木搭建的屯營轅門前,駛過來一輛馬車,沈漾干瘦的身子彼有蹣跚的爬下馬車,與守轅門的小校交涉過幾句話,就與年紀(jì)比他還大的老家人往湖灘深處走來,那輛馬車吱呀的跟在后面,碾著泥道而行。
“靠過去?!表n謙神色一振,吩咐船夫?qū)⒋堪?,他們趕過去跟沈漾會合。
“真要過去?那可說好了,我可不上岸??!”馮翊叫道。
船靠上用松木下樁圍出來的簡易碼頭,韓謙、林海崢、趙無忌以及晴云、趙庭兒都上了岸。
孔熙榮猶豫了片晌,還是硬著頭皮跳上岸。
馮翊坐在船頭,便催促船夫趕緊拿竹篙子,將船撐到湖心去,生怕多停留片刻,也會染上水蠱疫,跟韓謙說道:“我在船上等你們回來。”
“我們要是不幸染上疫病,你還能逃哪里去?”韓謙說道。
“……”馮翊心想韓謙說的話在理,但也是畏畏縮縮的爬上岸,只是站在簡易碼頭前,看著韓謙他們穿過人群,去跟沈漾會合。
沈漾作為侯府侍講,又被天佑帝硬塞了龍雀將軍府長史一職,此時龍雀軍還沒有成軍,軍營里沒有什么事情,那沈漾的主要職責(zé),就是到屯營來安置染疫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