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5年,七月下旬,半島區(qū)。
東山南,建設組在這里選了一處合適的山坡,用石頭墊起木板,順著地勢從上到下壘出三排座位,圍成半圓形,又在圓心處放上一個小桌子,一個簡易的禮堂就搭成了。
當初穿越者在半島南岸登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差不多四個月了。
登陸之初,大部分人還是恍恍惚惚的,不太能接受穿越了的事實,只是在求生欲和前半段人生里形成的集體主義意識推動下,勉強在管委會的領導下捏合在一起,渾渾噩噩地重復做著初級工作。
直到遭受到海盜的戰(zhàn)爭威脅,被迫拿起武器保護自己,血戰(zhàn)一場之后,這些人之間才凝結(jié)出真正的情誼。他們開始真正認同這個集體,認清必須依靠集體才能在這個世界生存和發(fā)展下去的事實,甚至從中誕生了一點榮耀感和使命感。
但另一方面,隨著穿越者事業(yè)的一點點發(fā)展,最初的臨時會議所建立的那個粗糙的架構(gòu),已經(jīng)越來越不適用了。就拿季國風領導的工業(yè)組來說,一開始怕沒活干只選了十人,但很快就分化出木工組,又分化出機械組,還有人去別的地方幫忙,現(xiàn)在一共有幾十人的規(guī)模,但是機構(gòu)層疊,權(quán)責不清,令季國風不得不感嘆:“工業(yè)組?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這樣一個組織?!?br/> 其他方面也暴露出不少問題,越來越多的穿越者意識到,是需要改革的時候了。
但是六七戰(zhàn)役之后,他們忙于消化勝利果實,暫時沒空處理這樣的大事,直到七月過半,才開始討論改制事宜。張正義張委員長主動宣布,在當月下旬舉行東海商社第一次正式全體大會,然后他在102舷梯旁邊放了個箱子收集議題,任何人都可提出議題,然后大會表決討論哪些。
以孔某某、饒某某為首的部分人歡呼雀躍,相互串聯(lián),抓耳撓腮洋洋灑灑列出幾十條,聲稱要推出本時空第一部憲法。
其它人也頗有些想法,一時間田頭船尾紛紛出現(xiàn)數(shù)人交談甚歡的場景,管制物資飛快地相互交換著。
到了廿三日,大會正式召開,除了少數(shù)必須在外留崗的,全體人員都到了。
穿越者們嘰嘰喳喳走進禮堂,管委會去圓心站著,其他人坐進座位。張正義走到桌前,“啪”地一聲拿小槌一敲,清點人數(shù),宣布大會正式開始。
大會前幾項,是關(guān)于投票權(quán)、政體、管委會產(chǎn)生機制等議題。本來爭吵甚多,但被張建國老師一句“反正咱就二百人,小事管委會解決,大事開個會一商量不就完了?沒空的話留個簽名也就搞定了??!”給堵回去了。
最后,他們決定以后大會每月開一次商量大事,每三年重新選一屆首席管委,首席自己組織管委會,最多連任一次。其余的日后開會慢慢再說,現(xiàn)在趕緊討論別的。前些日子足足收到上百條議題,今天估計肯定是討論不完了,要是不趕緊把新的管委會選舉出來,這幾天怎么干活?
于是張正義眾望所歸地正式被授權(quán)為首席管理委員,雖說有些人是想讓他學邱吉爾功成身退的……
張正義把講臺讓給饒文輝,然后快速把老伙計們點出來,組成了第一屆正式的管理委員會,下臺致敬。
搞完這些,已經(jīng)到了中午。饒文輝宣布休會半小時,穿越眾迅速解散,上廁所的上廁所,吃飯的吃飯,還有幾個趁機去跟管委會套近乎,惹來一片白眼。
半小時后,眾人又快速聚過來,下午一開篇又是重要議題:穿越者的對外形象。
上午搞定了集體內(nèi)部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但是這個集體本身該是個什么樣子還沒確定下來,之前跟陳家接觸的時候隨口胡謅了一個“東海商社”,要不要沿用這個名義?還是入鄉(xiāng)隨俗改名東海寨,或者干脆直接建國?穿越者對外又該如何自稱?他們救下的工匠和俘虜?shù)暮1I跟他們又是什么關(guān)系?以后跟官府該怎么接觸?這都是些麻煩的問題。
經(jīng)過一番討論,絕大多數(shù)人還是認同現(xiàn)在該夾著尾巴做人,建國之類的刺激太大了想都別想,必須繼續(xù)韜光養(yǎng)晦,打著東海商社的旗幟悶聲發(fā)大財。
達成共識之后,確定細節(jié)就很容易了,他們的組織對外如此宣稱:
“穿越眾所屬的組織名為東海商社,是海外遺民回歸中土建立的以和平貿(mào)易為目的的商業(yè)組織,是一家股份制公司。
穿越者是東海商社的股東,每個人不論出身和年齡具有同等的股份,不可交易,不可轉(zhuǎn)讓。至于能不能繼承、如何繼承,還有待進一步討論。
穿越者雇傭的工匠為東海商社的勞工;俘虜?shù)暮1I們是商社的長期契約勞工。
股東和勞工對外皆可自稱‘東海商社的人’、‘商社人’或‘東海人’?!?br/> 之后他們又熱烈討論起國旗……哦不,社旗、社歌、社徽、社花什么的來,然后決定采用原國歌為社歌,但只在內(nèi)部場合或戰(zhàn)時歌唱。社徽社花還有別的暫時不考慮。
一名原先是畫師的女性股東趙阿洛貢獻了一幅社旗——之前有人要求把辣椒、土豆和圓畫進國旗,很多人隨便畫了一下都覺得太不倫不類,只有她把這些東西處理成了一個還算和諧的畫面:旗子中央,有一個斜45度向左上開口的半圓,加上一個逆時針的箭頭,表示圓周運動,同時也暗示他們是逆時空而來;左上畫了半片土豆葉子,和半圓組合在一起;兩側(cè)各畫了一小串辣椒,遠遠看去倒像是橄欖枝。
這幅旗一展出,立刻獲得股東們的認同,順利通過投票成為東海商社的正式社旗,被命名為“東海旗”,但是股東們私下常常叫它“辣土豆”旗。
搞定形象問題之后,張正義上來提交了一份議案,是關(guān)于管委會架構(gòu)改革的。
目前的管委會是個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架構(gòu),管委們沒有特定職責,遇事就臨時指派某人負責,事情夠大就新建一個小組。這樣的體制在起初的過渡期還有些靈活的好處,到了現(xiàn)在就開始拖后腿了,已經(jīng)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候。
張正義這幾天除了籌備大會事宜,就是找人商談新的管委會結(jié)構(gòu),最終決定進行部門細分,把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需要的部門都規(guī)劃出來,盡可能把大部分穿越者都分類納入行政體系,做到人盡其用。
他最終提交的管委會架構(gòu)如下:
1.統(tǒng)合部:負責東海商社整體戰(zhàn)略的制定和人員的分配,由首席管委親自掌管;
2.財政部:負責管理物資、資金和記錄賬目;
3.安全部:負責掌握陸上軍事力量以及維持治安;
4.海洋部:負責掌握所有海上事務,包括海軍、造船以及將來可能有的海上貿(mào)易;
5.勞工(農(nóng)林礦漁與人力資源)部:負責種植業(yè)、畜牧業(yè)、漁業(yè)、林業(yè)、采礦業(yè)等等。之所以管得這么多,是因為這些都是“低端行業(yè)”,股東未來將逐漸從一線崗位退出只負責管理,具體工作由本地勞工接手。勞工部真正的職責是招募及管理勞工,并根據(jù)其他部門提交的需求進行人力資源分配,暫時未分配的勞工也不應當閑著,正好進入這些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初級原料產(chǎn)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