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陽縣衙大堂,管亥如鐵塔一般的身影傲立堂上,大喊道:“子昂,好消息!”
張揚面色不豫,問道:“什么好消息?”
管亥絲毫不掩飾臉色得意,興奮道:“襄城、郟縣、舞陽還有穎陰等各地都被黃巾軍的兄弟們占領(lǐng)了,現(xiàn)在整個潁川郡基本都是黃巾軍的天下,這幾路黃巾軍的首領(lǐng)都派了人過來,要推舉子昂你做潁川大督帥,咱們終于要有一塊自己的地盤了,這難道還不是好消息嗎?”
張揚不僅沒有喜色,臉上還更冷了三分,用陰冷的眼神盯著管亥。
管亥疑惑不解,被張揚看得渾身發(fā)毛,顫聲道:“子昂,你怎么了?看起來好像不高興?”
張揚稍稍放緩臉色,淡淡道:“有什么值得高興的嗎?”
管亥伸手撓撓頭皮,頭屑如雪花一般簌簌而下,不解道:“當然了,有了地盤就不用四處流竄了,多好,而且潁川好呀,這可是大漢人口最多的郡,人多兵就多,哪怕官軍來了我們都不怕?!?br/> 張揚用看傻子一般的眼神看著管亥,道:“你覺得潁川一個郡能比大漢人口多?而且招兵買馬不需要錢還是不需要糧草?”
管亥道:“沒有就去搶唄,這個我們在行?!?br/> 張揚伸手揉揉額頭,道:“我不是跟你們說過,你能搶遍大漢,問題是搶完大漢呢?去搶匈奴人還是鮮卑人?他們要是那么富有還有每年來我大漢打草谷嗎?”
搶完就打,打完再搶,這就是管亥的邏輯,或者說很多黃巾軍里都是這個邏輯,問題是按照他們的這個辦法,張揚哪怕能奪取天下,不需要五胡亂華,漢人就得讓他們斬殺殆盡。
張揚身后的吳用見他一臉無奈,只好站出來對管亥道:“管頭領(lǐng),以前有哪支軍隊是靠劫掠來奪取天下的?我們想奪取天下,關(guān)鍵還是要治理地方,要民心,如果我們的地盤糧草充盈,自然不愁沒兵,不然這樣一路劫掠下去,人都被我們殺完了。你想想,如果草原胡人在那個時候南下,我們靠什么來抵抗?難道管頭領(lǐng)希望你的子孫后代給那些北胡做奴隸嗎?”
雖說管亥以前就是奴隸出身,但也只是漢人奴隸而已,如果讓他的子孫再做奴隸,還是胡人的奴隸,打死他都不愿意。
只見管亥搖搖他的大腦袋,緩緩道:“當然不愿意,那就按書生你說的,治理地方唄。只要咱們好好治理一番,糧草、金銀不是什么都有了,那時候那群胡人敢來咱們就干死他丫的?!?br/> 張揚沒好氣的對管亥道:“讓誰來治理,你嗎?”
管亥一臉尷尬,道:“讓某打打殺殺可以,治理地方可不行?!?br/> “那讓誰來?”
管亥瞅瞅站在一旁的吳用,道:“書生來,這個他在行?!?br/> 張揚直接讓氣樂了,笑著對管亥道:“加亮只有一個人,咱們能打下的地盤難道就一個縣不成?”
管亥一臉認真,掰著指頭數(shù)道:“書生一個,子昂你算一個,李嚴那小子算一個,老林算半個?”
“夠嗎?潁川郡都不止這幾個縣吧?還是你覺得那些世家大族會投靠我們?”
張揚的心里一陣冰冷,如今是漢末,可不是明末,他學(xué)不了李闖王。明朝時天下的讀書人數(shù)不勝數(shù),可是漢末的時候書還是個稀罕物件,雖說蔡倫已經(jīng)改進了造紙術(shù),但印刷術(shù)還沒有出現(xiàn),如今的紙也不適合書寫,現(xiàn)在的書還是刻在竹簡上的,是世家大族的專利,平民百姓里能認識自己名字的便是文化人,指望他們治理天下簡直是癡人說夢。至于系統(tǒng),召喚出來的是大才,治理國家不是說有幾個諸葛亮,幾個荀彧就可以的,需要很多的基層官員,這些人不需要多么有能力,但識字是最起碼的,只靠系統(tǒng)根本不足以解決如此龐大的問題。
倒不是說這個時代就沒有寒門士子,徐庶、郭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但這些人只是相對于世家大族來說是寒門而已,跟普通人相比還是地主階級,怎么可能幫他一個流寇來治理天下?不看種拂對他的態(tài)度便是最好的證明。
而且如今的漢室雖然衰微到了極點,但還不到他扯起反旗,公然造反的時候,張角的例子就在眼前,他可不想步張角的后塵。
管亥郁悶無比,只得道:“得,咱還真不行,算了,我去跟那些家伙說,這潁川大督帥誰愿意當誰當,咱陷陣營不攙和了?!?br/> 張揚揮揮手,并不答話,示意他快去。
“管頭領(lǐng)慢走。”
管亥本來轉(zhuǎn)頭欲走,卻被吳用出言叫住,一臉疑惑的問道:“書生,還有什么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