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初大崩壞沒有爆發(fā)在我們這邊,我們應該可以活到最后吧?”
“活到最后又如何?沒有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者,我們這邊的高層腦袋又像一坨屎,哪怕是到最危機時刻也不忘內斗,最后說不定還要眼睜睜看到人類文明被崩壞毀滅呢。”
“是啊,但……我想活,我還有妻子,我還有孩子,他們需要我……至少他們要活著,哪怕是到人類文明最后時刻,能活一天是一天?!?br/> “但是這又有什么意義,活到最后甚至還要更加痛苦,與其痛苦地活著,還不如就這樣不痛苦地死呢?!?br/> 兩個平行世界之間的第一次對比和第二次對比結束之后共有兩個小時的緩沖時間,在這段緩沖時間里并不僅僅只有兩個世界的訪問隊伍在彼此之間交流,也不僅僅只有林薪所在世界的人們在交流。
逐火之蛾世界的人們也在進行著交流。
雖然99.999%的人都已經(jīng)在第十二次大崩壞結束之后死去,并不清楚人類文明在即將迎接第13律者,也就是終焉之律者時,都遭遇了些什么狀態(tài)又怎么樣,無法獲取到最新信息。
但是處于不同大崩壞階段的人們依舊可以將彼此之間所掌握的信息交給先一步在時間更早的大崩壞中離世,后在這片奇異空間中再次活過來的人們。
因此很多在第三次大崩壞爆發(fā)之后,因各種原因死去的遇難者們通過詢問非第一次大崩壞和第二次大崩壞過程中遇難的遇難者們獲取到未來的信息。
兩個小時的時間不長,但也不算短。
足夠一部分頭腦靈活,思路清晰的人了解到后續(xù)發(fā)生的很多事情。
并沒有像幻想中的那樣挺過一次又一次大崩壞,并接著在大崩壞中吸取教訓,獲得成長,從而能夠成功對抗崩壞,不在崩潰中落敗的資本。
而是隨著崩壞的強大壓力再而三地遭受到重大損失,最后連人類文明這個概念在崩壞的威脅下都岌岌可危。
——人類文明在崩壞的摧殘下幾乎滅亡!
想到這種可悲的未來,部分在第三次大崩壞發(fā)生過程中遇難的遇難者們心情好了點,對于再次以對比的形式觀看自己和大家在第三次大崩壞死亡的那一瞬間也不再崩潰地想哭。
畢竟自己很慘,但后續(xù)的人比自己更慘,心理就會得到平衡,這是正常人都會有的嫉妒與攀比心。
但這只是一部分人而已。
大多數(shù)在第三次大崩壞中死去的人在看到第三次大崩壞,且是以身臨其境的方式看到后,心中那一種本能的恐懼與死亡瞬間的記憶便會再次涌上心頭。
恐懼、顫抖、崩潰、害怕……各種極端負面的情緒再次在本就飽受苦難的逝者群體中蔓延開來。
“爸爸,那些怪物的聲音好可怕,黑暗也好可怕……爸爸說過要堅強……可我怕……嗚嗚嗚,我害怕……我害怕……”
望著熟悉的滄海市,一位淡白的稚嫩小女孩蜷縮在地面上,身體止不住地顫抖,噩夢般的回憶涌上心頭,倔強地想要強忍淚水,但淚水卻從眼眶中止不住地溢出。
她是第三次大崩壞的遇難者,她的父母為保護她,以他們的生命為代價將崩壞獸吸引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