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太子府,夏紫韻便匆匆的拉著我進房間問到是不是過兩天就要出發(fā)了,我點點頭說是的。
聽完我的話夏紫韻趕忙拿起一身盔甲,讓我試一下;我穿上這身盔甲,轉了轉身,她一臉期待的看著我,問我穿起來感覺怎么樣。
我說這盔甲是真的挺合身的,各個關節(jié)的連接處也合理,不會特別別扭,問她哪里買的。
夏紫韻白了一眼,伸出雪白的雙手,說道:
“去哪里能給你買到這么貼身的盔甲,這都是我一針一線縫的,哼。”
我寵溺地抱住她,在她耳邊輕聲說道:
“紫韻,有你真好;有這盔甲傍我身,這次一定平平安安的。”
夏紫韻聽完我的話也笑的很開心,只是笑著笑著突然就哭了;我一時之間竟也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她,只能將她抱住。
哭了許久后,夏紫韻在我懷里慢慢睡著了;我突然想到,戰(zhàn)爭來臨前,又有多少士兵的妻子、家人此時也抱著他們哭泣?
或許在上位者看來戰(zhàn)爭是建功立業(yè)的好機會,但是對無數普通家庭而言,是一場場的災難,沒人愿意拿自己丈夫、孩子的性命去換一筆撫恤金。
只是身為軍人,他們沒得選;正是因為有這些華夏軍人,華夏才能擁有泱泱五千年歷史。
兩天時間很快過去,軍隊已經集結完畢,我和朱瞻基在太子府一家老小的相送下到了午門。
在樂隊奏響莊嚴磅礴的樂章后,朱棣一身戎裝,騎著馬走到午門;巡視了一圈浩浩蕩蕩的軍隊,朱棣拔起長劍,只大聲喊了句:
“大明必勝。”
我和朱瞻基以及朱高煦、朱高燧兩兄弟,還有朱棣的大保鏢樊忠都跟在朱棣身后,等朱棣喊完,我們也拔劍喊道:
“將軍威武,大明必勝?!?br/> 緊接著就是如同海浪般一陣又一陣卻又十分整齊的喊聲響徹了整個北京城;
“將軍威武,大明必勝?!?br/>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欽天監(jiān)便安排朱棣和我們幾個皇親國戚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在鴻臚寺卿的指引下一步步完成祭祀工作;
緊接著便是宣讀軍誓,按道理是主將來宣誓的,只是朱棣身為皇帝,且年紀大了,便安排由朱高煦來宣誓。
朱高煦接過檄文,大聲誦道:
“大將軍皇帝朱棣,在此通告三軍:
今有戎夷,覬覦我天朝國土浩瀚,屢屢犯我邊境,殺我臣民,流毒于萬民百姓。
朕曾四征韃虜,但均未斬草除根,只因上天有好生之德,故朕賜韃靼、瓦剌等諸部首領為王;
然蠻夷之人,不識圣人教化,恩將仇報,再起刀兵。故此朕將順應天命,攜眾將士驅除韃虜,復我邊境和平。
在此,朕望各部兵馬,需有馬革裹尸之勇,以殺敵立功為耀,待三軍得勝歸來,定加獎賞。
但如有膽怯叛逃者,殺;臨陣假以事者,殺;無視軍法軍規(guī)者;殺。
愿與諸將士共謀成事,一擊破敵,以慰宗廟社稷之靈。
在此,眾將士,隨帝出征?!?br/> 隨著朱高煦最后一個字說完,出征儀式也就完成了;所有軍隊整齊的轉了個身,有序地走了出城。
我和朱瞻基也趕快策馬到家人前,短短的說了幾句話便要離開;轉身前,夏紫韻遞給我一封信,讓我收好。
我點點頭,將信收在我的胸口前,握住她的手,讓她安心等我回來,緊接著轉頭便策馬狂奔了出去。
很快我和朱瞻基便追上了朱棣的馬車,朱棣是真老了,再也騎不了馬這么長途跋涉數千公里。
沒多久,朱棣的馬車停了下來,張公公從車上走下,來到我和朱瞻基的身邊說道:
“二位皇孫,皇上請您們進車內陪侍。”
我和朱瞻基只能下馬將戰(zhàn)馬交給身邊的士兵,然后跟著張公公上了馬車。
馬車內,朱棣正將一件白狐皮裘套在身上,我和朱瞻基跪下參拜了朱棣后,朱棣讓我們兩人起來,然后說道:
“你們兩個就在這車里面陪陪爺爺吧,唉呀,爺爺真老了啊?!?br/> 朱瞻基笑著坐到朱棣身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