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約定好的時間,隨著夜幕的降臨,神機營的火炮開始在所有士兵的配合下進行拆裝,裝車。
很快所有程序都已經(jīng)完成,朱瞻基率先脫掉棉鎧甲,露出壯實的胸膛,大聲說道:
“弟兄們,我們今天的死命令就是-將炮兵陣地往前移動五十里,現(xiàn)在大家跟我一起上,記住,全程禁止喧嘩。”
說完走到一門紅衣大炮后面,與另外幾人一起用力的推動;其他將士看著皇太孫都上來拼命了,自然也不在猶豫,紛紛脫下衣服推動著所有火炮。
我由于剛受了傷,自然不去做這些苦役;而朱高煦倆人原本是和我一起站在朱棣身后的,看著朱瞻基都親自下場,他們也不好躲在后邊。
看著這兄弟倆的樣子我就想笑,這時候才想到要去表現(xiàn)自己,遲了;沒看到朱棣的眼神都是一副看蠢材的樣子么。
而朱棣看向朱瞻基的時候,卻是止不住的欣慰;看著朱瞻基與將士們同甘共苦,讓朱棣又想起那些年跟著太祖朱元璋一起血戰(zhàn)沙場的日子。
輕輕嘆了口氣,感嘆著歲月不饒人的朱棣終于將自己軟下來的一面展露出來;此時的他看著將士們受著苦,已經(jīng)開始不想再打下去。
葫蘆山前由于氣溫驟降,已經(jīng)蒙上了一層霜,在月光的照耀下能看到一群光著膀子的漢子用力的推動著紅衣大炮。
路途中不停地有人倒下,身邊的人只能可憐的望了他一眼,然后用更加力的向前推動著大炮。
如果有其他多出來人的隊伍看到這些少員的隊伍,就會將多出來的人安排過去幫忙。
而倒下去的人,如果自己沒有辦法站起來,那就只能在原地等著,如果沒被凍死,那等其他兄弟將大炮運到指定地點時就會返程來救援。
我不忍心的退了下去,這里邊有多少是年僅十七八歲的少年,有多少是已經(jīng)成家,老婆孩子都在等著他。
在這種草原,荒漠,高山混為一體的環(huán)境下,最怕的就是晝夜溫差太大導(dǎo)致人體失溫;所以說倒下去的能在站起來的人少之又少。
我感嘆著戰(zhàn)爭的殘酷,卻也明白軍令如山,打戰(zhàn)沒有不犧牲的,只能通知一旁守著我的暗龍衛(wèi)帶著熱水前去救援,能救多少是多少。
終于,所有的紅衣大炮都運送到指定目標(biāo)地;朱瞻基趕忙詢問負(fù)責(zé)火炮的炮兵這個射程能否將炮彈打到山溝的韃靼大營。
炮手瞄了瞄方向,舉起大拇指進行測距,然后興奮的回答道可以了;朱瞻基握拳拍了下自己的手掌,也十分開心的回到大營。
跟朱棣匯報完情況后,朱棣終于松了口氣,這次臨時決定移動炮兵陣地是十分冒險的行為,但凡有一點差錯就會讓山上的韃靼騎兵反撲下來。
不過既然一切順利,朱棣也不再多想;趕緊將所有將軍都叫了過來,對幾個時辰后的作戰(zhàn)再進行部署。
天色才剛蒙蒙亮,大明軍隊已經(jīng)整備完畢;五軍營的步兵將士們在紅衣大炮前頭高舉盾牌,而騎兵們則在朱高煦的帶領(lǐng)下放在炮兵兩側(cè)。
隨著一聲令響,紅衣大炮同時點燃火線,嘶嘶聲后,耳邊頓時傳來轟轟隆隆的爆破聲。
葫蘆山上,韃靼的太師阿魯臺正在睡夢中,突然被這火炮聲響驚醒;起來后的他迅速爬上瞭望臺觀察。
看著明軍此時嚴(yán)陣以待的陣勢,阿魯臺已經(jīng)開始害怕了;跟大明永樂皇帝朱棣交手了這么多次,他從來都是輸家。
這一次聯(lián)合了親家兀良哈部以及通過以扶持的傀儡大汗本雅失里命令,逼迫著瓦剌的首領(lǐng)托歡一起組成聯(lián)軍才讓他鼓起勇氣。
結(jié)果沒想到瓦剌的軍隊還沒匯合就被打殘了,而兀良哈和韃靼的聯(lián)軍眼看就要覆滅掉大明的精銳-五軍營和三千營,卻又被這些大炮給毀掉。
想到這里阿魯臺不由得感到十分憋屈,就要下命令全軍出擊,借著居高臨下帶來的騎兵的沖擊力一舉摧毀明軍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