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乃正拜入梵天寺之后,害怕身份敗露,所以改名叫楊慧心。這小子聰明機智,腿腳麻利,眼里有活,尤其是他那一張能說會道嘴巴,仿佛抹了蜜一般,甚得各位長老的喜歡。
他雖入門不久,卻天天游走鳳凰山各處名勝探古訪幽,查閱典籍,不出半年,梵天寺的自然風貌、人文歷史他已了如指掌。
梵天雖是千年古剎,可夏國重武輕文,梵天也深受影響,以至于文道不昌,佛法不興,眾僧侶成天拳來腳往,使槍弄棒,可謂本末倒置。
佛家樂的開辦,倒是給這古老禪院注入了一縷文雅之風?设筇祀m僧彌過百,卻都不通佛法禪理,不諳文章藝術,故而,佛家樂的管理人員挑來選去都非慧心莫屬。
周乃正化名楊慧心,行走梵天寺,親和溫良,謙恭有禮,笑意可人,甚得眾人喜愛,所以眾人都親切叫他慧心師侄兒、慧心師弟,倒真像一個剃度的慧字派弟子。
桃花潭風景如畫,佛家樂游人如織;坌碾m不尚武,卻精習佛法,通曉文藝,在佛家樂,可謂如魚得水,不出三月,自己倒成了“梵天一景”。多少善男信女,梵天禮佛,游湖賞景,不見方丈,不會長老,倒想一睹‘梵天一景’。
某日,蜀郡太守丁謙攜家人曌州巡查公務,丁夫人柳氏是好佛的香客,帶著女兒丁婉及二丫鬟到梵天寺燒香許愿。掌門親自陪同丁夫人,講解梵天歷史,介紹寺內(nèi)名勝古跡。而一丫鬟則陪同丁婉佛家樂游玩。
“小姐,這里風景好美。 毖诀叽禾m高興的說。
丁婉循聲遠望,桃花潭水平如鏡,鳳凰山蒼茫如畫,桃花正盛,落英繽紛,鷗雁翔集,如蓬萊仙境。沿著桃花蹊兩岸,竹樓錯落,荷香陣陣。看著詩情畫意的禪山佛水,丁婉芳心大悅。
“小姐,我聽人說,梵天有一高僧佛法無邊,被稱為‘梵天一景’,我請來陪小姐游湖賞景可好”春蘭迫不及待地向丁婉介紹道。
“此處清幽,我們自身游玩便可,怎可擾了高僧清修”丁婉道。
“什么高僧清修呀!這佛家樂其實就是梵天寺經(jīng)營的一份事業(yè),請他前來,付他報酬,是支持佛家事業(yè),和捐香火錢是一樣的,何況,有人敢自稱‘梵天一景’,小姐不想看看那老和尚有何不同嗎?”春蘭解釋道。
“好吧,你去請來,注意禮貌,不可怠慢!”丁婉拗不過她,其實她也很想一睹‘梵天一景’的廬山真面目,本應新婚燕爾,可新郎居然逃跑,她自認為容貌才華傾國傾城,還受此一辱,心中郁結,也想覓高僧開導一番。
“……呵呵……然乎,然乎!能能陪小姐游湖賞景,小生榮幸之至,榮幸之至也!”但見桃花蹊徑一小竹樓內(nèi)走出了一位二十雖上下的英俊少年,正在春蘭的帶領下向丁婉走來。
“小生楊慧心見過小姐,請問小姐是要游湖賞景,還是要解惑心聲?”慧心面帶春風道。
丁婉愕然,忙問春蘭:“這位是?”
春蘭道:“這就是那‘梵天一景’”
丁婉暗忖:“我原來以為這梵天一景是位得道高僧,怎么確實英俊少年,想必定有過人之處!
于是向慧心回禮道:“久聞大師佛法精深,小女子心中有一困惑請大師開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