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昭兄,并非衛(wèi)某雞蛋里挑骨頭。那說《說文解字》,以字形為索引,每字必解釋其意,才收集了一萬字出頭,就已經(jīng)高達十五卷,每卷還分上下兩部,攜帶起來極為麻煩!你的《小學字典》,比《說文解字》又多了字音一項,想做到音、形、意相對應。你本意是為人方便……別拉我,我在向用昭兄請教!”酒宴過后,某個杠精又原形畢露,拉著張潛喋喋不休。
“綱經(jīng),綱經(jīng),其他客人都走了,咱們再不走,等城門關閉,看你怎么進城?”牧南風拉著衛(wèi)道的胳膊,白凈的額頭急得全是汗珠,“況且用昭兄才華是你我十倍,你能想到的問題,他肯定早已想到?!?br/>
“南風,此言大謬!”衛(wèi)道毫不客氣掙脫了他的拉扯,醉醺醺地反駁:“常言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思必有一得。用昭兄才華是衛(wèi)某人十倍不假,卻不一定什么事情都想得面面俱到。”
“那也不用急著今天說。”牧南風拖他不動,氣得連連跺腳,“用昭兄都說了,編纂字典,是年后的事情。屆時,你再一條條陳列出來,跟大伙當面探討便是?!?br/>
“年后,衛(wèi)某怎么保證自己還記得這些?”衛(wèi)道歪著頭,沖他輕翻眼皮,“況且有話不說,如鯁在喉。從現(xiàn)在憋到年后出了正月,豈不是將衛(wèi)某憋出毛病來?”
“你問,你問,最好問到天黑,然后住在用昭兄這里!”牧南風無奈,只好抱著膀子在旁邊嘲諷。
“那有何不可?剛好還能多向用昭兄討教一些?!毙l(wèi)道卻毫不在乎地搖頭,隨即,又雙手抱拳,向送客人出門的張潛行禮,“用昭兄勿怪,實在是不將話說出來,小弟會憋得難受。那《說文解字》上下共計三十卷,攜帶起來已經(jīng)非常麻煩。你的《小學字典》,想必只會比其字數(shù)多,不會比其字數(shù)少。若是高達五六十卷,豈不是與你最初為天下讀書人提供便利的本意背道而馳?!”
“綱經(jīng)兄可見過店鋪所用的賬冊?”知道衛(wèi)道這人其實沒啥壞心眼,只是天生喜歡跟人爭論,張潛笑了笑,將自己的設想如實相告,“一卷卷攜帶,的確非常麻煩。所以字典準備像賬冊般,分割成頁,每頁都跟你今天見到的青銅版廓同樣大小,下角寫好頁碼,再用麻線裝訂。如此,字稍微印得小一點兒,字典就差不多能做到兩塊青磚厚薄。隨便找個袋子裝好,就能隨身攜帶?!?br/>
在另一個時空,線裝書發(fā)明時間不詳,但于宋代已經(jīng)風行于天下。所以在八世紀的大唐,想做一本線裝書,技術上已經(jīng)沒有任何難度,并且已經(jīng)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雛形。
所以,當張潛把賬冊這個雛形一拿出來,衛(wèi)道立刻恍然大悟?!坝谜研止淮蟛?,這種辦法都能想得出來!這回衛(wèi)某終于可以安心回去睡覺了?!彪S即,將面孔快速轉向牧南風,又笑著問道,“幾句話的事情,可拖拉到了天黑?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你我雖然不是古人,但心中沒了困惑,才好安心睡覺?!?br/>
“對,你有理,你永遠有道理!”牧南風沒有力氣跟他爭論,更沒勇氣跟他糾纏不休,撇了撇嘴,轉身奔向坐騎。
“南風兄此言差異。非衛(wèi)某永遠有理,而是理在彼處,衛(wèi)某必往之!”衛(wèi)道卻不肯輕易放過他,晃晃悠悠追過去,翻身跳上自家坐騎?!白釉唬诵?,必有我?guī)煛衿渖贫鴱闹?,擇其不善而改之。吾若將話憋在肚子里不問,焉知其善與不善?”
說話間,人和馬都已經(jīng)去遠,卻仍然有聲音不斷順著風傳過來,“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吾若不問,如何知之?若以不知為知之,則誤己。若吾不知,人卻以為吾知之,則人與己皆誤……”
“這人說話做事,倒也有幾分柏拉圖之風,卻不知道為何沒在青史上留下名姓?”張潛聽得有趣,望著夕陽中的背影輕輕點頭。
轉念一想,其實也未必不是衛(wèi)道在歷史上沒留下任何痕跡,也許只是此人名字沒被寫在教進教科書里,或者不是考試必考內(nèi)容,他又禁不住啞然失笑。
就像畢構這種儒家大佬,他記憶里頭,也找不到絲毫痕跡。而曾經(jīng)被他忽視的盧藏用,他現(xiàn)在倒是能想起來了。原因卻并非此人文章寫得多好,本事多大,而是姓盧的名姓,與成語“終南捷徑”,有直接的關聯(lián)。
借著幾分酒意,又想到待《小學字典》編纂成功之后,衛(wèi)道和牧南風,肯定會因為參與了編纂工作,而留名于史冊。而王翰和王之渙的仕途,也會比自己記憶里另外一個時空的他們,順暢許多,又有一種改變了歷史的滿足感,在張潛心中油然而生。
自己終究還是改變了一些人和事情,雖然歷史的慣性是如此之沉重,自己做出的那點兒改變,對歷史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然而,自己無論如何,都沒有白來這一趟,至少,自己讓身邊的人,命運都在越變越好。
只可惜,這股熏熏然的感覺,才持續(xù)到他返回正堂,就消失殆盡。忘年交張若虛特地留在了正堂,正一邊喝著醒酒茶,一邊在等他。在重新看到他的第一眼,老人家就站起身,笑著說道:“用昭,有一件事,老夫剛才忘了跟你說。老夫開了春之后,要返回故鄉(xiāng)去祭祖。小學字典的編纂之事,就不能參與了。還請用昭勿怪老夫懶散,不肯留下來幫你的忙。”
“世叔,這話從何而來?是不是晚輩有什么舉動怠慢了您老?如果有,還請師叔原諒則個!”張潛聽得一愣,慌忙躬身行禮,心臟處,剎那間好生酸澀。
自從相識的第一天起,張若虛就拿他當做晚輩對待。并且通過賞菊盛宴,與賀知章一道,將他正式引薦給了畢構和張說。同時,讓他有了機會跟張九齡、張旭、王之渙、王翰等人相交,進而第一次,對大唐有了歸屬感。第一次,把自己當成了一個真正的唐朝人。
甚至,連他跟楊青荇的認識,都跟張若虛有關。而他最近幾次跟楊青荇之間傳遞消息,也是通過張若虛的女兒。從某種程度上說,老人家張若虛就像一個錨點,讓張潛這只在時空長河中飄蕩的小舟,終于找到泊位。而現(xiàn)在,正當張潛準備大展拳腳,同時給予老人家一些力所能及的回報之時,老人家卻打算飄然離去!
“胡說,你怎么會怠慢老夫?”張若虛回應,從對面?zhèn)鱽?,帶著七分欣慰,三分遺憾,“用昭對老夫的尊敬,老夫能感覺得到。用昭提攜老夫重新出仕的意思,老夫也能感覺得到。但老夫不是伯高(張旭),季凌(王之渙)和子羽(王翰),他們?nèi)齻€之中年紀最長者,才跟你同齡。而老夫,卻已經(jīng)年近半百。常言道,三十婚而不婚,四十仕而不仕……”
“世叔,您可不是四十還未出仕,您原本就是折沖都尉。況且昔日廉頗年過七十,還能上馬而戰(zhàn)!”確定不是因為自己表現(xiàn)得過于得意忘形,而惹了老人家生氣,張潛的心情稍微好受了一些。連忙堆起笑臉,小聲央求,“況且您也應該能看出來,晚輩身邊連個出主意的人都沒有。如果您老都不肯出山,晚輩這個秘書少監(jiān),恐怕用不了一年就得讓賢!”
“別胡說,哪能這么咒自己?用昭是個有大才和大氣運之人,早晚要出將入相的,區(qū)區(qū)秘書少監(jiān)算得了什么?”張若虛聽得眉頭緊蹙,果斷出言喝止,“況且你想找人出主意,也不能找老夫。老夫當年只是一個區(qū)區(qū)兵曹參軍,都尉乃是致仕之時,朝廷賜予的虛職,根本當不了真。你若只是一個縣令,老夫給你當個幕友,還能勉強而為。以你現(xiàn)在的職位,老夫再給你出主意,恐怕是十謀九不中,反而等于故意在害你!”
“世叔不要自謙,你以前幫我出的主意,每次都恰到好處?!睆垵撠M肯放對方離開,干脆睜著眼睛說起了瞎話?!皼r且,我這次也不是想請您做幕友,而是想請您進秘書監(jiān),協(xié)助賀前輩一道主持字典的編纂。編纂字典的事情雖然不算太大,但是賀前輩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而伯高(張旭),季凌(王之渙)和子羽(王翰),終究年輕了些?!?br/>
張若虛卻堅決不肯答應,笑了笑,輕輕搖頭,“老夫有幾斤幾兩,老夫自己知道。更何況,老夫當初,就是知道自己不適合做官,才主動請辭。若是受了你的邀請,重新出仕,難免會被當年的同僚們當做笑柄。而別人知道咱們兩個的關系,也會彈劾你任人唯親?!?br/>
“用昭,你不必再勸。老夫是真心拿你當晚輩,才提前告知你,免得走了之后,你心里覺得失望!”唯恐張潛繼續(xù)央求個沒完,更擔心自己在功名富貴之前把持不住,不待張潛開口,老人家又快速補充,“況且老夫不是季翁(賀知章),他生性豁達,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該閉嘴之時就懂得閉嘴。老夫如果做了官兒,哪怕是個九品校書郎,遇到不順眼的事情,也難免會叫喊幾聲。屆時,萬一老夫被貶謫千里,這把老骨頭就得交代在路上。還不如守著個都尉的虛職,好歹還算全身而退!”
“世叔,那您也不用回鄉(xiāng)??!”聽張若虛態(tài)度如此堅決,張潛也不好再強拉他出來做官。親手拎起茶壺,先給對方倒了一盞茶,然后又將對方按回座位上,最后,才用商量的口吻,緩緩勸說,“您老可以只參與字典編撰,不出來做官。晚輩保證,過后沒人會勉強您老。而咱們這個字典,雖然名為小學,卻可能成為世人開蒙之后必備工具之一。您老與賀前輩若是做了主編者,即便千年之后,恐怕世人也不會忘記二位的名姓。晚輩知道您老志向高潔,不貪圖功名富貴。可人生在世,總得留下一個痕跡。否則,后人提起您老,除了“風流倜儻”四個字之外,卻什么都說不上來,豈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