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就是下洼村了,俺們的包裝廠就在那座山后面?!?br/>
拖拉機的轟鳴聲中,張金奎指著一座山興奮的說道。
陳康快被拖拉機顛吐了,順著張金奎的手看去,除了一座光禿禿的山,什么也看不見,想閉上眼睛休息一下,又不知道下一次劇烈的顛簸會在何時出現(xiàn)。
蔡川湊到陳康的耳邊問道:“康子,他們那,到底行不行???”
陳康擺擺手,示意自己也不清楚。
在長榮門口的時候,三個人進行過一番短暫的交流,張金奎是下洼村的村民,也是村辦包裝企業(yè)的業(yè)務員,今年四十多歲,不過看起來卻像六十。
村辦企業(yè)的業(yè)務員,在縣城又沒關系,自然是四處碰壁,不過張金奎很聰明,沒多久就找到了方法,那就是在長榮廠外面蹲人。
用張金奎的話講:“大家業(yè)務差不多嘛,他們看不上的,我就上去問問哩。”
這一問,就把陳康和蔡川問上了拖拉機。
蔡川沒什么主意,陳康卻知道,80年代開始,全國各地都涌現(xiàn)了不少實力不俗的村辦企業(yè),只不過因為宣傳不到位,地域局限等問題,大多名聲不顯。
與其低三下四的跟長榮合作,跟村辦包裝企業(yè)合作也許是更不錯的選擇呢?
至少樸實的張金奎給陳康的印象就很好。
拖拉機一路顛簸,終于把三人帶到了下洼村。
“兩位老板,這就是俺們村的包裝廠!”張金奎指著一個大院喊道。
院門的牌子上寫著——東川縣下洼村團結包裝廠。
張金奎領著陳康和蔡川進了大院稍坐,他去喊人,不一會,就喊來了包括村主任,村長,村會計在內的村領導班子,規(guī)格之高,讓蔡川都咋舌。
眾人移步村部會議室開會,村干部又是噓寒問暖,又是介紹包裝廠的情況,粗中有細,邏輯清晰,讓陳康對這次的合作前景有了信心。
“金奎叔,團結廠的情況我們都了解了,我也說一下我們康琴實業(yè)的訂單需求?!标惪祮柕?。
“好呢好呢。”張金奎笑出了一臉褶子。
算盤不離手的村會計掏出日記本準備記錄,僅就合作態(tài)度而言,團結廠和長榮高下立判,蔡川也理解了陳康要來下洼村走這一趟的目的了。
陳康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我們康琴實業(yè)有一款新產品即將上市,需要物美價廉的塑料外包裝和封裝服務,來之前,我已經看過了金奎叔手里的幾種樣包裝,可以說,團結廠的實力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遇事不決,先捧一手。
張金奎激動的直鼓掌,村長看了他好幾眼才停下。
“新產品是面向校園的,所以外包裝的安全性和質量必須要有保障,這是重中之重?!标惪堤岢鲆蟆?br/>
村會計一邊記錄一邊深以為然的點著頭。
“第一批訂單,我們預計采購2000件,可能各位覺得有點少....”
陳康還沒鋪墊完,就看見村支書和張金奎等人的眼睛直放光,顯然對于2000件這個采購量是很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