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這也算考成法?
譚綸開口后,海瑞才忙轉(zhuǎn)身過來向其拱手行禮:“不知本兵在此,失禮!”
本兵即兵部尚書的意思。
時下,官僚多以本兵或大司馬稱代兵部尚書。
海瑞也就如此稱呼起譚綸來。
譚綸笑了笑,說:“無妨,你是海筆架,本堂可不敢受你的禮。”
“陛下沖年,竟也知我海剛峰?”
海瑞這里則先朝王用汲走來,興奮地問道。
譚綸則跟在海瑞后面,只是依舊時不時地喘嗽。
譚綸如今身體如此不支,跟早年抗倭有關(guān)。
文臣中,他本是武藝最精湛的,且一身是膽,任臺州知府時,曾親自上陣,一人砍翻倭寇無數(shù)。
后來也參與過多次抗倭惡戰(zhàn),在這個文貴武賤的時代,文臣掌控有對武將的升遷薦舉之權(quán),而戚繼光、俞大猷、劉顯、盧鏜等名將皆是他所舉,皆因?yàn)樗诙啻斡H歷前線,知道武將底細(xì)。
不過,也正因?yàn)榇?,才受傷多次,本是文臣中體質(zhì)最好的譚綸,反而成了萬歷初期身體最差的重臣。
以致于屢次在祭祀大典上都因?yàn)榭刂撇蛔》尾扛腥舅l(fā)的急速咳喘,而常被喜歡彈劾大官小問題的言官彈劾。
王用汲見譚綸步伐沉重,也就在海瑞來了后,刻意依舊停在原地,笑著說:“世上豈有不知你剛峰兄的?”
“這次不只是啟用伱海剛峰,孟靜(趙貞吉)也已被起復(fù)入閣?!?br/>
譚綸這時跟上來笑著說了一句。
海瑞聽后再次大喜:“江陵為何能有此決心?”
譚綸哼了一聲:“元輔怎么就不能有此決心?!讓你和孟靜入朝,皆因他有意在陛下親政之前,讓陛下無可改之政,可垂拱做盛世之君。”
說著,譚綸就道:“你們不知,據(jù)元輔言,陛下暗蓄銳氣,圖治心切,早已親自挑燈夜讀從如山章奏中,知道了你海剛峰,也知道了他趙孟靜,現(xiàn)在不趁其年少,把該解決的都解決了,讓天下無事,將來難免行過激之事,進(jìn)而留刻薄之名。為臣者,是致君于堯舜,而非使其因社稷蒼生留暴君之名?!?br/>
“真正可敬!沒想到江陵有如此宏志?!?br/>
海瑞不由得言道。
“是啊!如今也算是明君在位,良輔當(dāng)國,悍臣滿朝!只待盛世也!”
王用汲這時由衷感嘆了一句。
“先去見元輔吧,推行考成法的事已定,都察院責(zé)任很重,總憲葛公年邁,你為副憲,考成天下督撫皆賴公耳!”
譚綸這時提議道。
海瑞便跟著譚綸走向一輛有童仆候著的馬車。
王用汲則沒有跟去,只與海瑞拱手告別,道:“已為兄租好房屋?!?br/>
“本堂已知,待會告訴他就是?!?br/>
譚綸這時笑著說道。
王用汲頷首。
海瑞不得不退步向王用汲作揖:“長安居大不易,勞兄破費(fèi)?!?br/>
“朋友之誼,何論這些。”
譚綸拉著海瑞上了車。
海瑞跟著譚綸一到張宅,聞知張居正早已候在家中,也就在見到張居正后,忙作了一揖:“見過元輔?!?br/>
張居正道:“坐!”
彼時,海瑞答謝坐下后,見張居正還在票擬章奏,也就四處亂瞅起來,一下子就瞅見這首輔內(nèi)宅華室中所立兩侍女竟皆金發(fā)白膚,絕色嬌媚。
海瑞直接多看了幾眼就低聲問同坐于旁的譚綸:“這就是傳聞中戚將軍所贈胡姬?”
“你覺得元輔不當(dāng)收戚之禮?”
譚綸直接問道。
海瑞訕笑道:“自然不是。南方雖倭亂已弭,北邊還得靠公與戚將軍呢,別人的禮可以不收,但戚家戰(zhàn)利品,元輔自當(dāng)為國而收。鄙人這點(diǎn)道理還是知道的,只是元輔沒必要故意讓鄙人看見,說的好像鄙人真要勸他趕走這兩胡姬似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