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人許久未聚,是以小青暉的洗三禮之后,簡云亭便趁著年節(jié)得空,一家四口在青家小住下了。
娘家兄嫂留下做客,簡氏最是高興,心情好身體恢復(fù)得也很快,很快就已經(jīng)能正常走路,只是還是需要注意休息就是了。
見兒媳一日日轉(zhuǎn)好,顧氏慶幸之余更覺應(yīng)多積善功徳,為兒孫添福添壽。
城外的普濟寺每年初八至初十五都會舉辦慈濟大會,是為慈幼養(yǎng)老、恤貧寬疾、超度亡靈。
即給那些老幼病貧,無法度日者施衣贈藥、予糧給恤,也為那些無主孤魂超度魂靈,助他們早升極樂。
這便是佛家所言普度眾生,行善濟人。
而此中所需善款,除了官家撥助,更多是來自大戶之家的慷慨解囊。
其中,尤以青家居首,基本每年的慈濟大會青家都會捐糧捐物捐錢。到了今年,顧氏覺得更加不能例外。
她親自做主將捐贈較之往年再提高三成,更決定親上普濟寺,答謝佛祖庇佑。
對此,青晗也舉雙手贊成,也決定陪同。
原本青逾明也是要來的,但是簡氏因為身體未愈,不宜車馬勞頓不能前往,未免妻子獨自一人無聊,因此只能留下相伴。
不過無所謂,青晗還邀請了舅家和風玲瑯言旨他們。
普濟寺雖為寺廟,但后山種了大片的梅林,此時正值花季,攜親友出游賞玩也是樂事一件,是以大家欣然答應(yīng)。
于是初八這日一大早,青家車馬十數(shù)駕,一行人歡歡喜喜地出城去了。
被獨自留下的青逾明夫婦倆羨慕又可惜地看了彼此一眼,相視而笑。
……
有車馬代步,青晗等一行人很快就到達普濟寺山下。
普濟寺位在半山腰,好在普濟山不高,上山之路也鋪得平整好走,除了耗些功夫,上去一趟并不難。
再要是行得累了,還有專門供游人乘坐的上山抬轎,只需些許銀錢,方便得很,是以青晗才敢答應(yīng)讓祖母親自前來。
只是原以為自己已算是到得早了,未想此時上山人流已是不少。
這些人里,除了如顧氏這般專程為慈濟大會而來的,更多年輕者還是如風玲瑯等為出游賞玩的。
想想也不奇,難得正月里歇事,當然要乘著大家得空有先,相邀三五親朋戚友,結(jié)伴同游才不負韶光嘛。
青晗看著上山的人流,不由提議道:“祖母,要不您還是坐轎上去吧,這上山人流不息,當心擁擠?!?br/> 顧氏笑著搖頭,“這酬神拜佛就時講究心誠,咱們來時已是車馬代步了,這上山幾步路哪還需抬,當然是要自己走的。你盡管放心,祖母身子骨還算硬朗,腳下也穩(wěn)沒事的?!?br/> 見祖母不應(yīng),青晗也無可奈何。
言旨安慰道:“無事的青晗,待會兒上山我會在守在老夫人身畔,不會讓踏老人家出事的?!?br/> “那就麻煩言旨了。”青晗回以一笑。
“不必客氣。”
覷著言旨眼里控制不住的柔和目光,風玲瑯禁不住吃吃一笑。
這前兩天還愁眉不展的,人姑娘一笑,馬上就恢復(fù)春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