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謝應祥此人,來頭不小。
趙南星舉薦謝應祥,一是因他在江嘉任縣令,雖然沒干什么實事,好歹紙面上的政績不錯。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
謝應祥雖然只做過縣令,無論怎么看,治理經(jīng)驗與個人能力都比不上郭尚友,可有一點他卻甩了后者十八條街。
謝應祥是東林黨元老重臣魏大中的門生,這就和當初王化貞是葉向高門生一樣,沒人敢不當回事。
這后臺雖說不如魏忠賢,卻也不小了。
與之相比,郭尚友那早被東林黨在黨爭中擊潰的魯黨,就根本不值一提。
推薦自己門生,這種事魏大中自然不能親自出馬。
兩人到京郊的秘密地點商量幾回,決定借助廷議,名正言順的把謝應祥推上來。
各部院在寧夏巡撫的人選上,廷議了幾回。
閹黨有自己的人選,其余各黨也據(jù)理力爭,但在這種事兒上的話語權就完全不如東林黨大。
由于有魏大中和趙南星這一層,很多官員都傾向于謝應祥,特別是吏部、都察院還有寧夏道主要官員,意見幾乎完全一致。
以此為據(jù),吏部也便上疏向朱由校正式推薦謝應祥為下一任的寧夏巡撫。
這要是以往,沒說的,皇帝沒什么辦法,也就只能同意此奏,然后下諭任命。
可現(xiàn)在這位皇帝是誰,朱由校的眼睛里不揉沙子!
郭尚友能力很強,歷史上在韃清入關的時候,還有流賊造反的時候,好歹能動員軍民、登城御戰(zhàn)。
可你東林黨推薦上來的謝應祥是個什么玩意兒,除了嘴炮幾無長處,把這么個鍵盤俠弄到寧夏巡撫的位置上。
這是嫌寧夏太穩(wěn)定了,想給朕找點亂子?
魏忠賢聽到后也是冷笑,心道東林黨這圈繞得挺大。
你魏大中和趙南星想推自己人上來,明面上的事兒不敢做,礙于清流之名,非要兜這么大個圈子,當本督看不明白還是怎的。
郭尚友與魯黨斗不過東林,那就只好學魏廣微,投奔閹黨。
閹黨如今的體量,那可不是和你鬧著玩的,只要魏忠賢授意,他們的聲音在朝堂上,頃刻間就能蓋過東林。
正是因為這幫背鍋俠存在,朱由校才能政令所諭,上通下達。
什么、東林黨不同意?
那好辦,不管他們就行了!
還沒等魏忠賢想出主意,剛投奔門下的好侄子魏廣微就自告奮勇,來與他促膝長談。
“叔父在上,魏大中和趙南星這圈子兜的不小,也巧得很?!蔽簭V微向魏忠賢敬了一滿杯茶,道:
“如今一根藤上結了這么多瓜,依侄子看,這里頭大有文章可做,可以狠命的攪和攪和!”
“這大染缸怎么攪?”
魏忠賢將茶接到手里,眼角瞥了他一眼,并沒有急著喝,只是將茶杯端在手里。
“我們先拿謝應祥說事,再順藤摸瓜、尋根究底,摸出來三兩顆,這其中最大的一顆,自然就是魏大中?!?br/> 這種事,肯定不能魏廣微或魏忠賢出面,容易落人把柄。
魏忠賢想了想,呷了一口,靜靜問:
“有人選嗎?”
“有——!”魏廣微心中早有計劃,忙道:
“侄兒有個同鄉(xiāng),眼下正在都察院做御史,喚做陳九疇,早想脫離東林,攀上叔父這顆大樹,扶搖直上?!?br/> “侄兒可以將他拉入叔父門下,反咬東林黨一口,那滋味兒…”
魏忠賢思量半晌,忽然“嗬嗬”地笑了起來,他放下茶杯,臉上露出陰鷙,冷冷道:
“把這事兒辦的漂亮點,好處少不了你的?!?br/> “侄兒明白?!?br/> 魏廣微嘿嘿笑著,剛出了這里,臉上也便換了一副笑容,喃喃自語:
“魏大中,敢參劾我,看我怎么弄你?!?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