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日深夜,蘇州碼頭周圍聚著的士子和船隊才陸續(xù)散去。
蘇州知府寇慎聽聞此事后甚為驚恐,他知道,能有這么大手筆的,只能是李旦了。
寇慎在衙門里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不知如何是好。
在這時,卻又有一名官差驚慌失措地跑回來,喘著氣說道:
“不好了,不少人把督辦司給圍了!”
“收拾不住了...”寇慎直接癱坐在椅子上,一臉的惶恐,“李旦他要干什么!”
“他以為這么鬧上一鬧,朝廷就會把新政給撤了不成?這是添亂!”
一名差頭上前說道:“府尊太爺,現(xiàn)在怎么辦?”
“屬下已經(jīng)把能派的差役都散出去了,可那幫士子喊叫的厲害,不少青皮也跟著起來鬧事,府衙人手不夠?!?br/> “要不...去找五城兵馬司吧?”
寇慎隨即搖頭,“五成兵馬司此時只怕也是自身難保,有了,你速去將能召集的差役全都調(diào)回府衙?!?br/> 差頭也不問為什么,點點頭轉(zhuǎn)身就走。
待他離去,寇慎抖著手喝了口茶,深呼口氣。
現(xiàn)在蘇州府已經(jīng)亂了,光靠府衙根本制止不住,自己能做的,只有保證衙門不失,但求無過了。
蘇州督辦司衙門,作亂的青皮和士子們沖進(jìn)去,將一具渾身如篩糠般的緹騎尸體抬起,拋入河中。
見緹騎尸體順河而下,士子們歡呼雀躍,相擁慶祝。
李家船隊還燒了督辦司??吭诖a頭用來傳遞信息的舟船,將督辦司官署內(nèi)的駕貼、信牌等物也全部毀棄。
城中大亂,兵馬司隨即出動維持秩序,但只是杯水車薪。
士子們知道緹騎都是北方人,不習(xí)水性,他們將緹騎從督辦司中擒出來故意拋人河中,一邊指著笑罵,一邊看著緹騎驚慌失措的被河水沖走。
一名被扔進(jìn)河里的緹騎勉強(qiáng)掙扎至下游對岸,起身后看了下周圍環(huán)境,見蘇州城內(nèi)已是火光沖天,心中更是恐懼。
他微微一想,再縱身跳入河中,抱著塊小木板順流而下,至偏遠(yuǎn)處才敢上岸。
隨后這緹騎用隨身的散碎銀兩雇了條小船,連夜逃往京師。
......
聽到自己侄子死在蘇州,魏忠賢是又驚又怒。
本想著替自家侄兒討個肥缺,到江南那繁華之地給皇上多撈點銀子回來,也好更得重用。
誰成想,親手把自己侄兒送上了絕路。
這個時候的魏忠賢已經(jīng)沒有什么方寸可言,他不再去想東林黨對這事兒的反應(yīng),滿心只想著到皇帝那討張圣旨,發(fā)兵平了蘇州作亂的那幫士子。
為首者要著重處理,好好兒地給江南人一個教訓(xùn),讓他們知道知道,這大明朝,還是北邊兒做主!
之前,番子們拆毀書院,那是個別講學(xué)嚴(yán)重的地方,這回魏忠賢打算來一手大的,勸皇帝下詔把全國的東林書院一個不剩全拆了。
不過魏忠賢也知道,這事兒不能只是自己去干,還得拉上一個人,便是禮部侍郎顧秉謙。
這內(nèi)閣四個東林,現(xiàn)在也該有一個自己的人了。
魏忠賢找上顧秉謙的原因很簡單,第一,這廝楚黨出身,并非東林,第二,他是文官里頭一個找自己的,足夠無恥。
最重要的一點,顧秉謙的老家就在蘇州,在蘇州城里有一片巨宅,老家出了這么大的事兒,按理不會坐視不管。
果不其然,顧秉謙聽聞蘇州生變后甚為驚恐,半夜里就跑到魏忠賢府上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