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白的計劃說起來其實很簡單,總共就分為兩步。
第一步是給孤兒院捐牛奶,第二步是讓孤兒院將她捐的牛奶發(fā)到每一個孩子的手中,讓他們喝。
說起來簡單,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就會遇到很多問題。
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們不喝怎么辦?
蘇白這一世也是一個孤兒,所以她自己知道孤兒并不全部都很乖。特別是那些年紀小的,該皮的還是皮,嘴該挑的還是挑。
所以,需要一點點引導。然后,蘇白為他們準備了糖果。
只要乖乖喝完牛奶,就可以吃糖,這多是一件美事啊!
至于說她向系統(tǒng)要的是偽裝成為糖果的維生素片,而不是糖果,這個是為什么?
很簡單,既然要成為一個霸凌者,一個要欺負別人的人,那就要考慮到方方面面,既然已經(jīng)送了牛奶,還給了糖,那就多做一點事情,讓霸凌來的更猛烈一些!
所以,蘇白設置了一個經(jīng)典的糖果騙局,他們以為自己吃的是糖果,實際上是維生素片。
這個騙局存在的意義不再于他們吃的時候感覺這個東西有多好吃,而在于他們未來在知道以后的那種錯愕。
充填他們美好童年的糖果居然不是糖果,而是維生素片,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人生從始至終都處在一個騙局之中。
并且,為了加深他們對這個維生素片的記憶,蘇白還設置了第三重折磨,那就是練習冊。
這個練習冊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小孩子那過度旺盛的精力,讓他們將自己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到做題之中,而無法快快樂樂的玩耍。
這樣,他們以后在回憶童年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們的童年被名為知識的恐怖深海給全部充填。
當然,只是有練習冊的話,那些孩子也不會乖乖的去學習。
永遠不要相信精力過度旺盛的孩子們淘氣的天性。
所以,蘇白設置了雙重獎勵制度,而這個是第四重折磨。
第一重獎勵,孩子們在做完作業(yè)和練習冊之后,會得到糖果作為獎勵。
嗯,也就是維生素片。
當然,在吃多了以后,維生素片的誘惑力會極大程度的削減,在這種情況之下想要讓精力過度旺盛的孩子們將注意力放到學習上,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有了第二重獎勵,學習積分制。
將孩子們每次考試的成績進行檔次劃分,抵達什么檔次,就會積累多少分。而在積累夠一定分數(shù)之后,可以來蘇白這邊換取各種東西。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補習班,書籍,零食,玩具,電腦,手機,電腦游戲,手機游戲,手游充值,網(wǎng)游充值,每天游戲時長,電影票等等。
你以為這就完了?真正的圈套就是在這個學習積分制可以兌換的東西上。
零食什么的是最低級,也是最不劃算的。是蘇白用來快速回收積分的途徑。
這樣的話,相當一部分的孩子努力好久,最終考了一個好成績,但是卻只換到了一點點零食。
看起來零食似乎是個大坑,可實際上他們能夠戰(zhàn)勝口腹之欲以后,就掉入了更大的坑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