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廳的席面上,謝老夫人和林老太太兩個長輩,絮絮叨叨地說了一通,從底下的幾個孫女孫子一直說到了重孫重孫女,最后說到了談婚論嫁上,方才歇下。
“可憐我是個沒有福氣的,你都抱上了重孫女重孫子,偏我還什么也不是。要是我家的兩個孫子能夠爭點氣,讓我也早些抱上重孫女,重孫子,那就好了。”
謝老夫人說這話的時候,羅氏就低下頭去,沒看抬起頭來看謝老夫人。
謝老夫人身邊坐著的林老太太,瞧著情況不對,忙出來打了圓場,緩和了氣氛。
“嘉哥兒和熙哥兒,兩個都是爭氣的好孩子,你也別氣了,仔細氣壞了身子。”
林老太太安慰著謝老夫人,又看向了文氏身旁坐著的羅氏。
她本想提醒羅氏一句,可見羅氏一直低著頭,她只好接著說下去。
“待過兩年嘉哥兒娶了媳婦,你想要抱的重孫子女,不就來了嗎?再說了,說不準再過兩年,老大媳婦又給你再添一個孫子也不一定?!?br/> 說著說著,林老太太就笑了起來。
“是呀是呀,林老夫人說的是,謝伯母,你就別氣了。為著幾個孩子,沒得氣壞了自己的身子,總歸還是不值得的?!?br/> 見林老太太那么說,方氏就跟著附和了一句。
謝老夫人和林老太太,也是聽說過范知州的這位續(xù)弦夫人的,只是一直不曾見過。
聽說方氏出身江南有名的世族方家。
聽著方氏的談吐,的確是有著大家風(fēng)范。
不過方氏的長相容貌,太過于平常,倒是和那些個世家大族出來的姑娘,不太一樣。
世家大族出來的姑娘,都是好吃好喝養(yǎng)著,又請了先生教引嬤嬤入府來親自教導(dǎo),模樣和談吐,皆是不差。
“聽說你是為著你們家大娘子的婚事里的,不知你們家大娘子的婚事,可有了著落?你們家大娘子生的如何,我還不曾見過,快些帶出來,給我瞧瞧!”
聽著謝老夫人開了口,方氏馬上讓身邊伺候的包嬤嬤,去了隔間,把隔間里的范大娘子和范二娘子喊了出來。
方氏讓范大娘子和范二娘子在謝老夫人和林老太太的身前,磕了三個頭,才讓她們二人起來。
拉過范大娘子范雅的手,方氏就給上首坐著的謝老夫人和林老太太介紹道。
“謝伯母,林老夫人,這就是我家官人先頭夫人所出的女兒,自小就是長在鄉(xiāng)下的莊子里,被我家官人接入府里后,我是盡心盡力的教她,又是請了方家族學(xué)有名的教書先生來教她詩詞曲賦,又是請了宮里衡陽公主的教引嬤嬤,來教她禮儀規(guī)矩。”
說到這里的時候,羅氏眼中的淚水已經(jīng)開始不斷打轉(zhuǎn)了,像是下一刻就要噴涌出來一樣。
“可偏偏,這丫頭什么也學(xué)不進去。兩位老夫人也是知道,我就是個做如今繼母的,但我對雅兒的關(guān)心,遠遠超過我自己親生的兩個孩子。就這樣,其他兩個孩子還時常埋怨?!?br/> 方氏說著說著,就忍不住抹起了眼淚來,讓人看得真是情真意切。
連林老太太聽了,都覺得方氏這個繼母做的,遠遠超過了一個繼母應(yīng)該做的。
但謝老夫人,并不這么覺得。
方氏的心思,遠遠她們沒有看上去的那么簡單。
正所謂溫柔刀,刀刀割人性命。
方氏待范家大娘子太好,只會引起她自己所出的兩個親生姑娘的不滿。
這樣姐妹之間的矛盾,會加大起來。
到時候姐妹不合,家宅不寧,只怕也是不好。
謝老夫人讓房嬤嬤上前去攙起了方氏,繼續(xù)坐回了繡凳上。
“你說的這些,我都清楚了。孩子如今還小,你仔細教著就是。只是你請了衡陽公主的教引嬤嬤入府教導(dǎo)大娘子,不知你請的,是衡陽公主的哪一位教引嬤嬤?”
謝老夫人不過問了方氏幾句,只見方氏面上的神色發(fā)生了變化。
看來這事情,只怕沒有方氏口中說的那么簡單了。
“是公主身邊貼身伺候的杜嬤嬤,還是公主的乳母,譚嬤嬤。老身早年也是在宮里教養(yǎng)過幾天,也見過衡陽公主,和公主在一起念過書?!?br/> 謝老夫人怕方氏聽不懂她的意思,特地給方氏詳細說了一遍,衡陽公主的幾個教引嬤嬤的名字。
聽著謝老夫人說了這許多,方氏的聲音,越加小了起來。
猶豫了半晌,方氏才回道。
“回謝伯母的話,我為雅兒請的,是衡陽公主身邊的貼身伺候的杜嬤嬤?!?br/> 謝老夫人“哦”了一聲,半晌之后,才繼續(xù)說道。
“原來如此。”
其實衡陽公主身邊的教引嬤嬤,并沒有什么杜嬤嬤,那杜嬤嬤,只是謝老夫人在宮中認識的好友。
衡陽公主身邊能夠被稱為教引嬤嬤的,只有現(xiàn)皇后親自指去伺候衡陽公主的譚嬤嬤。
只是那譚嬤嬤,已經(jīng)故去多年。
旁人都是不曾知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