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選擇去離縣城更遠一點村莊,遠地的村民去賣菜肯定更麻煩一點,比如有人家只有一點點剩余,專門去賣又不值當(dāng),有空去縣城一趟的人肯定不多。
走了半個時辰到了最近的半山村,這個村在土山的側(cè)面,只能看到一半山,因此得名。
剛進村就看到村口的大樹下有十幾個老婆子小媳婦坐在陰涼處閑聊,見小金挑個擔(dān)子,以為是走村串巷的貨郎,就喊:“貨郎,來這邊?!?br/>
小金收到了啟發(fā),對呀!自己反正要到處收菜的,不如進一些小商品賣,一趟可以賺雙份的錢。而且自己還有可以儲物的空間,什么東西都能帶來!
哎呀,早沒想到呢,浪費了走這一趟。
趕忙快走幾步笑臉迎過去,拱手:“各位大嬸、大嫂,小弟剛開始做貨郎,本錢有限,不能備太多的貨,今天先來問問大嫂們都需要什么,我明天這個時候一準就給帶來。”
眾人見她這么說有些失望,但想到明天還來也就不介意了。那些確實想買東西的把自己需要的告訴了小金。
現(xiàn)在生活剛安穩(wěn)下來,并沒太多精神需求,很多東西農(nóng)家也是自給自足的,需要購買的不過就是一點針頭線腦,油鹽醬醋等生活必需品,很好記。
小金記下后又對她們說:“大嬸、大嫂們,你們家要是有多余的菜和雞蛋也可以賣給我,省得還要去縣城。我就是西邊山前村的陳桐,去村里一問就知道,咱家祖輩都是厚道人,絕對不會讓大嫂們吃虧的!”
小金為了博取信任,主動交代了自己的住址。離這么近,兩村肯定互有通婚的,早晚都能知道,不如現(xiàn)在自己主動說了,得了好感能多收點菜。
果然聽了小金這么說,大家神情都親切了點,稱呼也從“貨郎”變成了“陳兄弟”。
有個大嫂趕忙起來問:“陳兄弟能等一下嗎?我家最近菜吃不完,正打算去賣一些呢?!逼渌艘捕几胶椭屝〗鸲嗟纫幌?,回家去摘些。
生意來了,小金很高興,連連表示等著,讓大嫂們慢慢來,不著急。
現(xiàn)在還沒到農(nóng)忙的時候,家里的男人都去打短工去了,這兩日天氣好,菜成熟的多,偏偏平時收菜的這幾日一直沒過來,但菜不能等啊,得趕緊賣掉。
正愁著這個菜怎么賣呢,要不那點兒菜,只能喂家畜了。這會兒不管價格高低,怎么也能換幾個銅板補貼家用。
不一會兒就見幾個婦人挎著籃子,從村子里走了回來。
小金挑選了一下,分成兩種價格,新鮮品相好的菜按正常價格,不好的價格就低很多。大家都去賣過菜,小金就直接說了。
“大嫂,這些賣相不好的,咱們自己吃無所謂,味道都一樣,但去了縣城賣不出價,您看是低價賣給我還是拿回去自己吃?”
大家看了這些菜確實很不好,知道小金沒有故意壓價,有一部分人直接低價都賣了,也有些人舍不得收回去了。
品相好的稱過重量,就當(dāng)場把錢給付了。大家立即就能拿到錢,都對小金多信任了幾分,紛紛表示家里這幾日還有菜能熟,讓小金來勤快一些。
收了這么多菜,小金也非常高興,保證道:“明日一定來,還得給大嬸大嫂們帶針線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