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錘已經被陳雨用銀子徹底拉下水,加上“換帖風波”后,對陳雨心中有愧,幾乎對千戶所的事情不聞不問,隨他怎么折騰,陳雨以區(qū)區(qū)一個百戶的身份,一躍成了千戶所實際的話事人。其余的百戶、總旗雖然心有怨言,但是陳雨上有千戶撐腰,下有一支能打的隊伍為后盾,不管來文的還是來武的,都無人奈何得了他,只能眼睜睜看著他折騰。
所有的青壯,不管是在冊的正軍還是未入籍的軍余,都一視同仁,恢復了月糧和軍餉的供應——當然,朝廷不會這么大方,拖欠的糧餉都是以年計算,自然是陳雨自掏腰包——對于這些不能脫籍的軍戶而言,他們的要求并不高,能夠保證月糧就心滿意足了,至少能夠全家吃飽,不用給軍官干私活更是意外之喜,訓練的積極性也與日俱增。
為了保證高強度的訓練,陳雨想方設法給青壯們補充營養(yǎng)。保證足夠的口糧是基本,肉類等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糧食的問題還比較好解決,在陳雨崛起以前,軍戶本就與農民產不多,整個千戶所種的地所產糧食,在糧食供應向這些青壯傾斜的情況下,維持幾百人的脫產勉強夠用,實在不行可以拿銀子買米。可是肉食就比較麻煩了,整個威海衛(wèi)都也提供不了多少豬肉,陳雨只能另辟蹊徑,用其他東西替代。
威海衛(wèi)臨海,貝類和魚蝦應有盡有,陳雨除了組織人手捕撈魚蝦等海產品,還花錢向沿海的漁民購買,一時間掀起了漁民爭相下海的熱潮,每天送來千戶所的魚蝦、貝類都是以百斤計算。魚肉屬瘦肉,脂肪含量低,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也容易被人體吸收。軍戶們訓練消耗的熱量和蛋白質得到了補充,訓練強度也得以保證。
一段時間的訓練下來,幾百青壯漸漸從當初的瘦弱、營養(yǎng)不良變得強壯起來,精神狀態(tài)也煥然一新,火銃加長矛的方陣也日漸成型——在合格的刺刀大規(guī)模裝備之前,長矛依然是近戰(zhàn)的主力。陳雨將身體相對單薄的軍戶訓練成火銃手,更為強壯的軍戶則作為長矛手,互相取長補短。
隊列訓練之余,長矛手的單兵訓練科目就是反復刺殺,火銃手也簡單,就是每天數(shù)百次的裝填彈藥訓練和實彈射擊。陳雨堅信,好的火銃手都是通過子彈喂出來的,熟能生巧,只有大量的實彈射擊,才能練出好槍手。
訓練期間,還發(fā)生了一件讓陳雨意外的事情,一直游離于他這個團隊之外的蔣邪忽然轉了性,主動加入了訓練。
不得不說,有的人生來就有行軍打仗的天賦,蔣邪雖然只是中途加入,可是很快就適應了節(jié)奏,不管是長矛還是火銃都玩得轉,作為總旗指揮自己的小隊也是游刃有余。陳雨對這個變化很高興,不管蔣邪是出于什么原因轉變了想法,自己反正多了一個得力部下,這是大好事。
他在一天訓練結束后,單獨找蔣邪談話,表揚了其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