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由張纮作為他在許昌的代言人,從張纮到了許昌的那天開始,其實就已經(jīng)開始謀劃了。
張纮是個明白人,他一到許昌,就看出來了董承的無奈,為了樹立自己在朝中地位請來的外援曹操,如今已然是反客為主,不但把劉協(xié)掌握住了,還拉到了自己的地盤。
這就像是自己眼巴巴的等著一個小姑娘長大后迎娶呢,結果剛長大,讓鄰居家老王給領床上去了,這一般人肯定不能忍啊,而董承還真就是個一般人。
張纮既然能跟張昭齊名,嘴皮子功夫自然不差,挑唆一個區(qū)區(qū)董承,不在話下,特別是在這個曹操自己的親信還人心浮動不少想著袁紹的當口,私底下想要謀劃一件事并不難。
劉備和王子服等人自然是面上圍繞在董承身邊大漢重臣,歷經(jīng)風雨的董承也不是任人擺布的傻子,張纮背后的孫策正是董承計劃里面最位隱秘和重要的一環(huán)。
一旦他們在許昌得手,在江東如日中天的孫策立馬就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趕到許昌,不單單接手劉協(xié),也會收編曹操的殘部,繼續(xù)對抗袁紹。
當然,要是在北邊打不過袁紹了,索性就把北邊讓給他,到了江東不也一樣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嗎?
這里面的分別,就是董承覺得自己的地位不一樣了,孫策雖然號稱小霸王,但不過就是個二十五歲的青年,在董承眼里就是個乳臭未干的小子,自己整不過曹操,還忽悠不了孫策嗎?
當然,這么完美的計劃,竟然被十八歲的小皇帝劉協(xié)給一鍋端了,這是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包括張纮。
不過計劃失敗了,也不至于讓張纮親自到正在進軍的地方找他,孫策這邊說著董承沒能耐,劉協(xié)是昏君,但心里面還是充滿了疑惑的。
“主公,臣之所以到此,是因為就在陛下把董承下獄的當天,他就命伏完給臣捎來了一封書信,那書信……竟然是給你的!”
“什么?劉協(xié)年少昏庸,怎能看出來先生和我的謀劃?”
“唉,主公還是先看看這封書信吧,雖說董承這廝敗了,但咱們江東的機會卻還沒有丟?!?br/> 說完,張纮神色有點復雜的從自己的貼身處拿出一封書信,雙手遞給孫策。
孫策一看就知道,這封書信張纮已經(jīng)看過了,但他并未因此不喜,畢竟在許昌的事上,他和張纮之間沒有秘密可言,要是有秘密的話,也是張纮不告訴他。
接過比自己還小上七歲的劉協(xié)的書信,一開始的時候?qū)O策臉上還滿是不屑,心說一個連自己親老丈人都拿下了的家伙,能有多少真才實學?
但書信放自己手里那么一放,眼睛才剛瞟了幾行,孫策臉上的那份桀驁就收了起來。
旁邊的張纮則是一副早有預料的樣子,那意思顯然就是在說,要真是那么簡單我還能特意過來一趟嗎?
“好一個英雄賊寇一念間,咱們這位大漢的皇帝,還真是把自己當成貨真價實的皇帝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