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臨,月明星稀,天地一片寂靜。
明縱衣走在回寢室的路上,屈沉認(rèn)為再觀察下去也沒有意義,從今天開始允許他自己修行萬道啖......從明天開始,明縱衣不用再來正徳殿修行內(nèi)功,轉(zhuǎn)而開始對內(nèi)息精密度的訓(xùn)練。
毫無疑問,屈沉是打算讓明縱衣修行這萬道啖了,明縱衣自己也這樣想,都到這份上了,不修行才是傻子。
但明縱衣心中其實還有一些疑問......他相信屈沉也有類似的疑問,但雙方都知道即便說出來也沒有意義。
萬道啖......萬道啖。
最后那個啖字完全沒有必要,叫做萬道經(jīng)或萬道決很合適,但唯獨沒有必要叫萬道啖,萬道內(nèi)息將所有的功法都‘隔了開來’,這哪里是‘吃掉’,也就是‘融為一體’的‘啖’呢?
是寫出這門功法的人取錯了名字嗎?
但屈沉說,萬道內(nèi)息的構(gòu)造巧奪天工,這是天人的作品,怎么可能犯下這種低級的錯誤......如果是三流的功法,取一個與功法特性完全不符的名字是有可能的,江湖中各種三流功法取名叫做什么‘至玄至妙一氣兩儀三清四象六合八荒神功’‘混元至尊太上妙無真經(jīng)’‘真我縱橫經(jīng)’......
反正這類三流功法就是突出一個聽起來很吊但實則言之無物,根本沒體現(xiàn)功法的特性————三流功法本來也沒什么特性可言,就只是名字嚇人。
但萬道啖顯然不是三流功法,這是一門只有絕世天才才能練好的絕世神功,真正突破武夫的上限,放在游戲里相當(dāng)于是升級經(jīng)驗條翻好幾倍,但憑空多了數(shù)倍的裝備欄和技能欄......這樣一門功法,自然不會犯這種錯誤。
那么,為什么這門功法叫做萬道啖呢?
明縱衣想起以前說書人講過的一個故事,講得是某位教主創(chuàng)出了一門絕世神功,這門神功,他只寫到了第六層,就要死了,但他認(rèn)為這功法還有第七層,經(jīng)脈運行路線也還有改進(jìn)的余地,但怎么辦呢,自己要死了,于是在書最后面寫上‘這功法還有第七層,我已經(jīng)看到了最終的成品,可惜這里的空白太小,寫不下,但沒關(guān)系,因為這顯而易見’。
然后,他撕掉剩余的,本來為第七層預(yù)留的紙張,假裝寫不下,并以這門功法第七層的立意為功法取了名。
但第七層的立意和前幾層未必相同,就好比璀璨經(jīng),只有在小成之后,才能施展奧義式‘璀璨’,在這之前就是門普通的功法,用第七層的立意給功法取名,肯定會和后人感受到的沖突,不對啊,我這前六層沒感到你說的這些啊。
于是,后人就明白,立意在第七層中。
【“難道說.......萬道啖也還只是半成品,寫出這門功法的人未能完成剩余的部分,只能將這份立意寄托在了功法的名字之中?”】
【“如果是這樣的話......”】
明縱衣若有所思......但以他現(xiàn)在的武理水平,無法得到這種問題的答案,即便是再絕世的天才也需要用血,汗,淚來灌溉自己的武途,汗水少了,血淚就會多,可惜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
明縱衣還需要不斷的學(xué)習(xí)精進(jìn),才有驗證自己猜測的機(jī)會。
————————
大早上的,沐玲鬼鬼祟祟的探進(jìn)頭來,先是閉上眼,小鼻子微微**了一下,沒能聞出什么來,這才不情不愿的睜開眼,往廚房里掃了一眼。